今天分享的是:2025智简天线能力演进白皮书
报告共计:36页
5G-A迈向6G关键一步!智简天线如何重塑网络体验?
随着5G-A技术加速落地、6G研发逐步推进,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一个关键矛盾:既要提升容量、速度等性能,又要解决系统复杂度攀升、能耗增加、部署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智简网络”概念应运而生,而作为网络信号收发的“末端神经”,天线也随之开启向“智”与“简”演进的新路径——这正是中国移动最新发布的《智简天线能力演进白皮书(2025年)》所聚焦的核心方向。
智能升级:天线变“聪明”,网络更懂需求
过去,基站天线更像“哑设备”,仅能通过简单的角度调整适配网络。如今,智简天线的“智能”体现在两大维度:既是AI的“数据来源”,又是AI的“执行终端”。
一方面,天线成为AI决策的“眼睛”与“耳朵”。通过集成智能硬件,它能精准采集两类关键信息:一是天线自身的姿态参数,比如方位角、倾角、位置等,借助实时动态校准技术,精度远超传统人工测量;二是输入信号的状态,比如不同频段的功率、链路是否正常,甚至能自动关联小区信息,避免人工记录出错导致的波束调整偏差。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地图,还能搭建网络的“数字孪生”模型,为AI分析覆盖质量、制定优化策略提供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天线的“感知力”还在拓展。比如频谱探测能力,面对城区单站平均50个以上异系统载波的复杂环境,以及低空经济带来的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辐射☢️源,天线可升级为“电磁频谱感知节点”,实时绘制频谱画像,既能快速排查干扰,还能被动识别无人机信号,甚至构建“电磁围栏”保障低空安全。而环境感知能力则让天线变身“微型监测站”——依托基站“高挂高、稳供电、快传输”的优势,加载传感器后可采集PM2.5、温湿度、风速等数据,为气象服务、城市管理提供“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支持,比如预警局部扬尘、优化洒水车路线。
另一方面,AI反过来为天线“赋能”,让网络更高效。比如应对校园、交通枢纽的“潮汐人流”,AI可通过历史数据预测用户分布,动态调整波束方向——白天将信号聚焦办公区,夜间转向居民区,避免忙时拥堵、闲时浪费。在节能方面,AI能识别低负载时段,选择性关闭冗余通道,实现20%-40%的能耗降低,同时保证用户无感知。运维上,AI可自动排查故障,甚至预测天线寿命,减少人工上站成本;设计端,AI能替代传统耗时的仿真软件,快速输出天线最优方案,缩短研发周期。
极简融合:天面“瘦身”,破解部署难题
随着5G-A/6G新频段不断引入,基站天面空间日益紧张——既要装下多频段设备,又要控制重量、降低能耗,“极简融合”成为破局关键,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六降”:降通道、降抱杆、降功耗、降站址、降体积重量、降成本。
降通道方面,面对6G可能出现的数千个阵列单元,传统全数字架构成本高、能耗大。数模混合架构给出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基带处理与模拟相位调控协同,在保证覆盖的同时,数字通道数量可降低50%以上,整机功耗下降约30%,目前已在2.6G/4.9G有源天线产品中规模商用。
降抱杆则聚焦“天面合并”。过去单站需多副独立天线,不仅占空间,还推高租金成本。如今通过共天面技术,可将多频段设备整合为一个物理口径:比如有源共天面(A+A)将2.6G与4.9G频段的大规模天线融合,实现“多频合一”;有源无源共天面(A+P)则利用电磁超材料,让高频有源阵列与低频无源阵列“空间复用”,既不影响信号,又节省空间。
降功耗、降体积重量的突破则来自材料与设计创新。比如用压铸一体化单元、低损耗PCB材料减少信号损耗;用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等新材料实现天线轻量化,同时降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通过多层空间复用、多频馈电网络整合,让天线在更小体积内实现多频段覆盖。
而场景化设计则成为降成本的关键。针对低空覆盖需求,“空地一体天线”采用垂直双波束,一个覆盖地面、一个覆盖低空,无需新增站点即可支撑无人机通信;针对居民区高楼覆盖,波束赋形技术可让低楼层信号提升5-7dB,解决“低层弱覆盖”问题;针对隧道场景,小型化隧道天线厚度可控制在100-300mm,流线型设计抗强风,双向覆盖减少施工量,相比传统泄漏电缆方案更灵活、成本更低。
未来已来:智简天线撑起全域通信新图景
从目前进展看,智简天线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绿色天线、场景化天线已大规模采购部署,数模混合架构、共天面技术也在加速商用。未来三年,具备精准感知、灵活波束调整能力的天线产品将更广泛应用,进一步支撑智简网络发展。
随着6G脚步临近,智简天线的想象空间还将拓展——不仅是通信的“末端”,更可能成为“空-天-地-海”全域立体网络的感知节点,为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提供底层支撑。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更稳定的信号、更快的网速,以及更精准的气象服务、更安全的低空环境;对于产业而言,它则是破解网络复杂度与成本矛盾的关键,推动通信技术向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迈进。
可以说,智简天线的演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移动通信从“连接”向“智能感知”延伸的缩影,它正悄然重塑我们身边的网络,为数字生活打开更多可能。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6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