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科技公共外交论坛暨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绿色科技、气候变化与城市治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聚,围绕“科技引领 城联世界”的主题,共谋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城市发展面临绿色转型的双重挑战,多位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提出“绿联世界”理念,强调科技在推动城市低碳发展、污染治理和模式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他建议从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智慧治理三方面着手,构建低碳、绿色、智慧的未来城市。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周玮生以“世界城市的变迁与可持续科技创新”为题,通过历史案例阐述科技与城市演进的关系。他指出,绿色技术、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正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未来应推动科技与生态协同共生,建设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城市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聚焦气候议题,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加速,极端天气频发,对人类生存构成严峻挑战。他呼吁强化气候风险意识,采取科学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尤其在我国这一气候敏感区域更需积极作为。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的代表围绕城市低碳转型、绿色能源、碳交易等议题展开对话。乾于丰低碳科技创始人钱锋、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伏晴艳、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徐象国、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院长张宏亮等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加强国际合作与公共外交将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论坛由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承办,是2025世界城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凌宇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作为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将持续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方面发力,为城市低碳转型与智慧发展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