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身『穿搭』白大褂🥼的医生
正气凛然
为何在公众场合却头戴面罩?
是什么让他们不敢以正面目见人?

答案揭晓!
11月20日
浦江医学人工智能大会
在上海举行
这场由国家卫健委指导的行业盛会
集中展示了中国医学AI
迈向标准化、体系化的最新成果
大会上最引人瞩目的
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大战"
一个真实病例
由人工智能与顶尖医生同台诊断

这场对决的阵容堪称"豪华"
↓↓
一方是来自上海三甲医院的4位主任医师,分成2组;
对手则是上海本土研发的"胃肠多模态AI",以及一款国外知名AI。
一方是来自上海三甲医院的4位主任医师,分成2组;
对手则是上海本土研发的"胃肠多模态AI",以及一款国外知名AI。
同台竞技的内容
是对一个真实的胃肠疑难病例
现场给出诊断分析
由于从未在公开场合与AI对决过
4位医生压力很大
选择戴着面具


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全新升级的中文医疗大模型评测平台MedBench 4.0。
此次对决以“胃肠道疾病诊疗”为命题,由资深消化内、外科主任医师组成两支人类战队,两支AI战队分别是位列MedBench官方自建榜首的Claude模型,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共同研发的胃肠疾病多模态辅助诊疗大模型。
比赛题目从31例真实案例中现场随机抽取,四组选手要为一名因食管占位及食管静脉曲张入院的73岁女性♀️患者病例给出诊断和诊疗计划。
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全新升级的中文医疗大模型评测平台MedBench 4.0。
此次对决以“胃肠道疾病诊疗”为命题,由资深消化内、外科主任医师组成两支人类战队,两支AI战队分别是位列MedBench官方自建榜首的Claude模型,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共同研发的胃肠疾病多模态辅助诊疗大模型。
比赛题目从31例真实案例中现场随机抽取,四组选手要为一名因食管占位及食管静脉曲张入院的73岁女性♀️患者病例给出诊断和诊疗计划。
比赛开始
↓↓
2组医生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
展开头脑风暴
而AI这边
则是"沉默"地高速运算
最终,在速度上,AI展现出了压倒性优势,率先完成。而人类方2组医生分别以13分50秒和12分01秒完成。
不过经专家严谨评判,国外大模型在诊断精准度上稍逊一筹。而上海研发的这款胃肠大模型,在诊断结果上,与三甲医院专家团队的治疗建议总体不相上下。


“这场比赛印证了AI是医生的好助手,它能高效处理海量信息,提供循证参考,有效提升医生的诊断效率及诊疗技术。”罗蒙说,“未来,AI技术与医疗深度融合,必将实现更强大的医疗服务能力,实现‘1+1>2’的诊疗效能,为守护人民健康构筑起更坚实的防线。”
来源:上观·解放、新闻坊
编辑:沐一帆、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