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大课堂
探索科技前沿培育创新素养
当自动驾驶汽车逐渐驶入现实生活,当AI工具成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的必备帮手,当人工智能算法开始为医疗诊断提供精准建议,我们是否思考过:今天的青少年将如何与这个“智能无处不在”的时代共处?如何成为未来智能科技的主宰者和创造者?随着山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的发布落实,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该如何为孩子搭建智能创新思维的“起点”和“支点”?当科技遇见教育,当创新融入成长,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本期《家校共育大课堂》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滨州市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看看那里的同学们是如何实践和放飞自己的科创梦想的。


01
小学篇:科创萌园行
走进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的萌宠乐园,您会发现这里不仅生机勃勃,更隐藏着科技的秘密。
jrhz.info小学部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自主发明的温湿度远程监控仪,精准监测菜园环境,让植物生长更加科学。被科学养护的小动物、太空种子种植园……每一处都充满了惊喜。这些承载了同学们无限想象力的发明创造,能否打造更适宜动植物生长的乐土?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自然探索到创意无限,同学们用他们充满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世界,感受生活。自动喂养社区流浪猫的“智能猫屋”、关爱家人的“变形枕头”,这些小发明家们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为服务生活的先进“武器”,也带着他们的科创成果登上国际舞台,展现着中国少年的风采。


不只是教孩子 “学科技”,更要让他们 “用科技”,做科技的主人。从 “点燃兴趣” 到 “深化实践”,再到 “家校社协同”,让同学们的科创成果从 “小想法” 变成 “真成果”,家校互动如何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实践着怎样的教育智慧?

02
中学篇:小发明 大担当
中学阶段是同学们创新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思维上来看,他们的批判性、探究欲特别旺盛。从知识储备上来看,他们已经掌握了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整合知识的能力,这也就使得他们的发明创造更加精密更加完善,他们的关注视野也从自己身边延伸到社会发展。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张润东同学的路面结冰预警系统,李梓章张续仟两位同学合作的鱼菜共生系统,丁乐群同学的智能翻盖垃圾桶🗑️,着眼公共安全与生态环境治理,无不体现了他们未来主人翁的责任和担当。


从最初设想到发明成果,家长和老师担当着怎样的角色?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是什么激发了他们不断探索的无限热情和坚韧毅力?


信息是怎样被感知、被传输到我们的常用小电器上的?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闪耀着人工智能的光辉。在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的信息课上,家长们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有着哪些新奇的体验和思考?新时代科学教育有着怎样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