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旗下媒体放出的震撼视频中,一架民用公务机,装着几个记者,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往黄岩岛飞去,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菲律宾的飞机频频在南海"晃悠",表面上是搞新闻报道,实际上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
结果不到十分钟,他们就灰溜溜地掉头跑了,这九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架比奇1900C公务机从菲律宾巴拉望岛起飞的那一刻,中国的天基侦察网络早就把这片海域看得清清楚楚,高分系列光学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任何飞行器的起降都逃不过这双"天眼"。
比奇1900C是一款19座的双发涡桨民用飞机,最大航程约2700公里,巡航速度460公里每小时。这种飞机本来是用来短途客运和货运的,没有任何武器系统,也没有先进的探测设备。用这样一架民用飞机去"侦察"军事目标,要么是菲律宾真的缺专业装备,要么就是想用"民用身份"来掩饰挑衅行为。
当这架飞机的航线被判定为"具有挑衅意图"后,解放军提前在预设空域布置好了"口袋",翼龙2察打一体无人机、空警500预警机在不同高度形成立体侦察网,歼16战机已经悄悄飞到了一个菲律宾飞机雷达看不见的位置,静静等待。
这就是所谓的"守株待兔"。你以为自己在主动出击,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在别人的计算之中。
当菲律宾公务机飞入黄岩岛附近空域时,中国的协同作战体系瞬间启动。空警500预警机负责引导,把目标的精确位置和飞行参数通过数据链传给歼16。

歼16快速抵近,机载火控雷达牢牢锁定目标,同时,海面上的055型万吨大驱和052D型驱逐舰的舰载相控阵雷达也捕捉到了这个空中目标,防空系统进入战备状态。
天上地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包围圈。
菲律宾的通信设备里传来了中国军方的警告⚠️,语气平静但不容置疑,面对这种情况,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掉头,以最快的速度离开。
从进入警戒范围到被驱离,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央视后来放出的视频记录了全过程,这九分钟成了一堂生动的"主权课",在这片海域,谁说了算,一目了然。

菲律宾哪来的胆子频频在南海挑事?答案很简单:背后有撑腰。
日本最近对菲律宾的"援助"可谓不遗余力。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计划在2025年向菲律宾提供80亿日元💴的军事援助。听起来挺大方,但仔细一看,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RQ11"渡鸦"小型无人机,这是美军淘汰的老古董,续航时间只有90分钟,探测距离不足10公里。飞一个半小时就没电了,这能干什么?还有那些二手的"海鹰"巡逻艇,都服役超过20年了,船体老化严重,连远洋作战能力都不具备。

日本的真实目的不在这些破旧装备上,是通过签署《相互准入协定》,让日本自卫队能够在菲律宾部署军事力量,使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和码头。说白了,就是用一堆破烂换来了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
日本还派出了"出云号"准航母,与菲律宾在南海搞联合军演,专门演练"夺岛"科目。这艘满载排水量2.7万吨的舰艇经过改造后可以起降F35B短垂起降战斗机,标志着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在向"攻击型"航母转变。
为什么日本要这么卖力?因为它在东海和中国的博弈中感到力不从心,只能通过扶持菲律宾等国家,在南海搅局,间接牵制中国的发展。这是典型的"借刀杀人"战术。

菲律宾接受了日本的"援助"后,似乎胆子大了不少,但实力的对比是残酷的,不是有人撑腰就能改变的。
菲律宾海军的主力舰艇,吨位都不足千吨,最先进的"何塞·黎刹"级护卫舰,排水量也只有2600吨,武器装备只有一门76毫米舰炮和少量反舰导弹。中国南海舰队拥有3艘055型大型驱逐舰、8艘052D型驱逐舰,再加上航母、核潜艇等尖端装备,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052D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可以精准打击海上移动目标。这种差距,就像拿弹弓对大炮,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2016年南海仲裁案闹得最凶的时候,中国三大舰队齐聚南海演习,美国的航母战斗群都掉头跑了。现在又过去了这么多年,中国海军的实力比那时候更强了。菲律宾这点小动作,真是不自量力。

菲律宾作为南海周边国家,中国是菲律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877亿美元💵。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涵盖基础设施、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为菲律宾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但菲律宾现任政府选择依附日本、美国等外部势力,频频在南海挑衅中国,
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经济损失超过20亿美元💵,渔业和旅游业遭受重创,渔民没鱼打,做生意的没钱赚。这就是挑衅的代价。
如果菲律宾继续不知好歹,越过红线,黄岩岛上空的九分钟,就是一个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