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晚孕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主要是为了排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结构异常。这项检查通常安排在孕18-24周,但晚孕期复查有助于发现部分迟发性心脏畸形或评估已发现异常的进展。
部分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如主动脉缩窄、心肌病等可能在孕晚期才显现。晚孕期胎儿心脏发育更成熟,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心脏细节,有助于发现早期检查中可能遗漏的病变。这类畸形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新生儿期严重并发症。
如果中孕期检查发现心脏异常如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晚孕期复查可观察病变是否进展或自愈。通过测量心腔大小、血流速度等参数变化,为出生后治疗时机和方式提供依据。部分轻度异常可能在孕晚期自行改善。
妊娠期糖尿病、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影响胎儿心脏功能。晚孕期超声可评估胎儿心脏是否出现继发性改变如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等。这类变化通常与母体代谢或免疫状态相关,需结合母体情况综合管理。
严重心脏畸形胎儿可能需要剖宫产或出生后立即手术。晚孕期心脏超声能明确畸形类型和程度,帮助产科与儿科团队制定围产期预案。例如大动脉转位胎儿需在具备心脏手术条件的医院分娩。
部分心脏畸形可能合并染色体异常或其他器官发育问题。晚孕期全面超声可同步评估胎儿生长、羊水及胎盘情况,综合判断预后。如发现心外畸形需进一步遗传学检查或多学科会诊。
建议孕妇按规范完成产前超声检查,尤其对于高龄妊娠、有糖尿病史或既往异常妊娠史者更为重要。晚孕期心脏超声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检查时间约20-30分钟。发现异常时应咨询胎儿医学专家,避免过度焦虑。日常注意均衡营养、规律作息,控制基础疾病,减少胎儿心脏发育不良的风险。出生后新生儿需根据产前检查结果安排针对性心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