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调节功能易出现紊乱,进而引发中暑。中暑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掌握科学的中暑急救方法,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争取生机。以下从判断症状、急救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中暑急救措施有哪些。
一、准确判断中暑症状
中暑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不同阶段的症状存在差异,准确判断是科学急救的前提。
先兆中暑时,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低于38℃。此时若能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症状可在短时间内缓解。
轻症中暑者的症状较先兆中暑更为明显,体温往往超过38℃,同时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这一阶段若能及时有效处理,病情可得到控制,避免向重症发展。
药物降温: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在物理降温的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降温,如氯丙嗪等。但药物降温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用药。
(三)补充水分和盐分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每次饮用量不宜过多,以少量多次为宜,避免因大量饮水引起呕吐、腹痛等不适。若患者出现呕吐或意识不清,不可强行喂水,以免发生呛咳、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