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表现为口腔内疱疹、溃疡及发热。这种疾病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退热处理、营养支持和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进行治疗。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口腔黏膜损伤或环境因素等。
疱疹性口炎的治疗首选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或泛昔洛韦胶囊来抑制病毒复制。这类治疗在发病早期效果更为明显。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遵医嘱,并留意孩子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局部护理方面,可以采用康复新液含漱或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于溃疡处以促进愈合。这有助于减轻疼痛感并防止刺激性食物进一步损害口腔内的伤口。对于因疼痛而不愿意进食的孩子,家长可以用棉签轻轻清理他们的口腔,保持其清洁。
当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可根据医生指导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降温。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过长或伴有嗜睡等情况,则应及时就医。
饮食上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食品如米汤、酸奶等,并补充维生素B2和C以帮助恢复。少量多餐是较好的喂养方式,同时避免给孩子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刺激到溃疡面。如果孩子因为痛楚而拒绝吃东西,可以尝试通过吸管喂食来减少直接接触到患处的机会。
为了预防细菌性的二次感染,有时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此外,家庭成员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比如为患儿单独准备餐具以及定期消毒玩具。
通常情况下,儿童疱疹性口炎的整个病程大约为7至10天。在此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与其他小朋友的密切接触是很重要的。患病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饮用绿豆汤或梨汁清热解毒。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引入蛋羹、土豆泥等半流质食物,但要避开坚果类硬物以免划伤正在愈合中的粘膜组织。如果发现孩子有持续高烧不退、精神状态差或是严重脱水迹象,必须马上带他们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