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可能对妊娠和分娩造成不良影响,包括胎儿发育迟缓、早产风险增加以及产妇产后恢复延迟等问题。贫血主要由铁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引起,妊娠期贫血需重点关注血红蛋白水平。
轻度贫血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但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健康。随着贫血程度加重,胎盘供氧能力下降,可能引发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表现为出生体重偏低。中重度贫血时,母体携氧能力显著降低,可能诱发胎儿窘迫甚至增加死胎概率。分娩过程中贫血产妇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更易出现休克等并发症。产后贫血还会延缓子宫复旧,增加感染风险。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类型,需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诊。巨幼细胞性贫血多与叶酸缺乏相关,可能引起神经管畸形。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贫血需进行基因筛查。严重贫血孕妇可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代偿症状,甚至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某些溶血性贫血可能引发胎儿水肿或新生儿黄疸。
建议孕前进行贫血筛查,孕期定期监测血常规。日常需保证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食物的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确诊贫血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如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或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重度贫血可能需要静脉补铁或输血治疗。分娩时应选择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产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并持续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