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引起的头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包括调整体位、吸氧治疗、控制血压、使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以及康复训练。这种头晕通常由脑组织缺血缺氧、血压波动、前庭功能障碍、脑水肿或心理因素导致。
急性期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眩晕。长期卧床者每两小时需要翻身,并逐步从仰卧过渡到半坐姿,每次至少5分钟。睡眠时建议侧卧以防止舌根后坠,同时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减少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
通过鼻导管给予2-4升/分钟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对于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推荐使用文丘里面罩供氧,保持氧浓度在28%-35%之间。重症情况下还需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采取无创通气支持措施。
急性期血压应在基础值上下浮动不超过20%,避免因使用短效降压药而导致灌注不足。可选择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如果伴有糖尿病,则优先考虑盐酸贝那普利片。每天至少测量四次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患者起床前后需分别测量卧位与站立时的血压差异。
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注射用尤瑞克林可以改善微循环障碍。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可联合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而前庭功能受损者则可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凝血指标,警惕牙龈出血等副作用。
病情稳定48小时后,可以开始进行前庭康复操,比如凝视稳定性练习和重心转移训练。利用Frenzel眼镜检查眼震情况,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平衡训练计划。此外,还可以结合经颅磁刺激疗法来提高皮质兴奋性,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帮助恢复行走能力。
日常生活中,脑梗塞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每日钠摄入量限制在3克以内,并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氧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60%,即(220减去年龄)×60%。建立提醒机制确保按时服药,特别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定期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评估斑块状态。家中卫生间等易滑倒区域应安装防滑垫和扶手,洗澡时使用沐浴椅以降低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