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不少人常感到头重如裹、身体困乏,即使睡眠充足也提不起精神。中医认为这多是“暑湿侵袭”所致。夏季高温多雨,人体易受暑邪与湿邪困扰,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不畅。
暑湿症状包括头身困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口中黏腻、大便溏薄、舌苔厚腻等,部分人还会出现低热不退、汗出不畅。外在因素是夏季气候炎热且湿度大,暑邪易夹湿侵入人体;内在因素则是贪凉饮冷、久坐空调房,导致脾胃阳气受损,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湿邪郁积体内。脾胃虚弱者、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者、喜食甜腻生冷食物者更易被暑湿困扰。
饮食调理方面,可以多吃清热利湿的食材,如绿豆能清热解暑,赤小豆可利水消肿,薏米(炒后使用更温和)能健脾祛湿,三者搭配煮水或煮粥,是夏日祛湿佳品。适当食用芳香化湿食物,如藿香、佩兰、苍术等,用藿香煮水代茶或在炒菜时加入少量佩兰,能醒脾化湿,缓解腹胀、食欲不振。避免助湿生热的饮食,少吃甜腻食物如蛋糕、冰淇淋,少喝冰镇饮料,这些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湿邪积聚;辛辣刺激食物则易生内热,与湿邪结合形成“湿热”。推荐两款祛湿食疗方:冬瓜莲子汤和炒白扁豆粥。
穴位按摩也是有效方法。按揉阴陵泉穴排湿,该穴位于小腿内侧,每日用拇指按揉3-5分钟,能健脾利湿,改善下肢水肿、腹胀。点压合谷穴防中暑,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感觉暑热头晕时,用食指垂直点压1-2分钟,可清热解表、缓解头痛。艾灸足三里穴强脾胃,每周用艾条温和灸2-3次,每次10分钟,能增强脾胃功能,从根本上减少湿邪生成。刮拭背部膀胱经排毒,用刮痧板沿背部脊柱两侧轻轻刮拭,以皮肤微红为度,可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排出体内湿毒,每周1次即可。
12全文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