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炎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法。这种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
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治疗的基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物,并配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目标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持续高血糖会加速神经纤维损伤,因此需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甲钴胺片可促进神经髓鞘修复,依帕司他胶囊能抑制山梨醇蓄积。联合使用维生素B1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对于严重感觉障碍者,可使用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但需配合肌电图评估疗效。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短暂皮肤刺痛感。
贝前列素钠片可扩张末梢血管,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能溶解微血栓。对于严重肢端冰凉者,可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但需监测血压变化。合并视网膜病变者禁用血管扩张剂。建议定期进行踝肱指数检测以评估下肢血供。
普瑞巴林胶囊适用于烧灼样疼痛,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对针刺样疼痛有效。卡马西平片可用于治疗电击样剧痛,但需要注意头晕副作用。局部涂抹辣椒素软膏时可能出现皮肤灼热感。重度疼痛需排除脊髓压迫等继发病变。
每日温水泡脚20分钟保持足部清洁,水温不超过37℃。选择圆头防滑鞋避免足部外伤,每周检查足底有无破溃。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30分钟/日。戒烟限酒,控制每日钠盐摄入<5g。每3个月复查神经传导速度和震动觉阈值。患者需建立血糖监测日记,记录四肢麻木范围变化。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发现水疱或溃疡立即就医。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西蓝花,分5-6餐少量进食。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局部受压。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全面评估糖尿病并发症进展。出现行走不稳或肌力下降时需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