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率是指人体表面可触摸到的主动脉搏动,这一现象反映了身体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的有效运作,它们共同承担着输送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及废物的任务。当心脏的左心室收缩并推动血液进入主动脉,血液随之被输送到全身各处。大量血液流入主动脉会导致压力上升,使靠近体表的动脉扩张,人们因此能感受到脉搏跳动。
正常情况下,每分钟78次的心跳频率属于健康范围,不必感到过分担忧。即便心跳速率正常,若伴有头晕、乏力、胸闷或甚至晕厥、休克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冠状动脉CT扫描及核素心肌显像等,以确定潜在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
脉搏的频率,即脉搏次数,正常情况下应保持稳定,不会出现节律明显不齐或强度交替变化的现象。体育活动和情绪激动可致脉搏加速,而休息或睡眠时则会减慢。成人脉搏超过每分钟100次视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则为心动过缓。
临床实践中,许多疾病,尤其是心脏病,能引起脉搏变化,因此测量脉搏对患者诊断至关重要。传统中医更是将把脉作为诊疗的重要手段。脉搏的跳动伴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周期性地扩张和回缩。
在病情危重或临终阶段,脉搏的频率和强度会发生显著变化,成为医生判断病情的一个重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人工心脏泵的患者无法感受到自然脉搏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