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也称为结膜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眼部分泌物传播,比如握手、共用毛巾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对视不会直接传播疾病,但近距离接触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空气传播相对少见,但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也可能携带病毒或细菌。
预防红眼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并且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枕头或化妆品。在公共场所,尽量保持距离,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例如手机、眼镜和键盘,也能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
治疗红眼病应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细菌性结膜炎,可以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氯霉素、妥布霉素或左氧氟沙星。而病毒性结膜炎通常会自行好转,但仍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过敏性结膜炎则可以通过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常见的有奥洛他定或酮替芬。
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眼部清洁和舒适非常重要。可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人工泪液清洗眼睛,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同时,要避免揉眼睛以防止加重病情或进一步扩散感染。保证充分休息并维持健康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快速恢复。
正确的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控制红眼病的传播及其症状。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守医生指导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