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和手腕连接处的骨头疼痛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腕关节劳损、腱鞘炎、腕管综合征、骨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等。这些情况可以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长期重复手腕活动或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腕关节周围韧带及软骨损伤,表现为疼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有时伴有轻微肿胀。减少手腕负重活动,急性期可用冰敷缓解症状,慢性期可尝试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如果疼痛持续,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塞来昔布胶囊。
手腕部肌腱鞘因反复摩擦出现无菌性反应,常见于频繁使用手机或手工劳动者。症状包括手腕桡侧或尺侧刺痛,活动时伴随弹响。早期可通过腕部支具固定制动,并配合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若症状严重,可能需要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也会引起疼痛,常伴随手指麻木和夜间痛醒,多见于妊娠期或长期电脑操作者。保守治疗包括腕关节中立位固定,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对于肌肉萎缩患者,可能需要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
腕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导致骨质增生,晨起时关节僵硬明显,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轻中度疼痛可选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配合局部涂抹辣椒碱软膏。晚期严重畸形需考虑关节融合术。
尿酸结晶沉积在腕关节引发急性炎症,表现为突发红肿热痛,血尿酸检测可确诊。急性期需服用秋水仙碱片控制炎症,缓解期用非布司他片调节尿酸代谢。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饮食,避免饮酒。
为了避免手腕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间隙应做腕关节屈伸旋转练习。使用电脑时保持前臂与手腕水平,睡眠时避免手腕过度屈曲。如果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出现明显肿胀或功能受限,应及时就诊骨科或风湿免疫科,通过X光、MRI或肌电图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腕部肌肉力量,但急性期应暂停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