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如果有鼻屎,可以通过生理盐水滴鼻、棉签轻柔清理、调整环境湿度、哺乳后拍嗝、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鼻屎多可能与鼻腔分泌物干燥、环境干燥、呛奶、感冒、鼻炎等因素有关。
将1-2滴生理盐水滴入婴儿鼻腔,等待片刻后用婴儿专用吸鼻器或棉签轻柔清理。生理盐水能软化鼻屎并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操作时需固定婴儿头部避免扭动,动作要轻柔。如果鼻屎位置较深或婴儿哭闹剧烈,应停止操作。
使用细轴婴儿棉签蘸取少量温水,在光线充足环境下轻轻卷出外鼻道可见的鼻屎。不要将棉签深入鼻腔内部,以免损伤鼻黏膜。如果鼻屎较硬,可以先滴生理盐水软化。早产儿或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婴儿需谨慎操作。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清水盆,避免空调直吹。冬季供暖期间需特别注意加湿,并定期通风换气。环境干燥可能导致鼻屎反复形成,甚至引发鼻出血。
喂奶后竖抱婴儿拍嗝10-15分钟,可以减少奶液反流刺激鼻腔。呛奶时奶液进入鼻腔干燥后会形成奶痂型鼻屎。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奶,控制单次哺乳量。若频繁呛奶,需排查是否存在腭裂或胃食管反流等病理因素。
如果鼻屎伴随呼吸急促、拒奶、发热等症状,或者清理后反复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医生可能会开具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海水鼻腔喷雾器等药物。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等畸形需耳鼻喉科手术治疗。
日常需使用婴儿专用护肤品涂抹鼻周皮肤,避免频繁擦拭导致皲裂。清理鼻屎前可先用温热毛巾敷鼻部1-2分钟。观察婴儿呼吸频率是否超过40次/分钟,如出现张口呼吸、胸骨凹陷等缺氧表现需立即就医。母乳喂养的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婴儿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化纤织物摩擦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