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溃疡根据组织损伤深度可分为四期,分别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以及不可分期和深部组织损伤两种特殊类型。
Ⅰ期压力性溃疡表现为局部皮肤完整但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多见于骨突部位。皮肤可能伴随疼痛、温度升高或硬度改变。此期尚未出现表皮破损,但真皮层微循环已受损。护理重点在于解除压迫,使用减压敷料如泡沫敷料保护局部,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Ⅱ期压力性溃疡出现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浅表开放性溃疡或完整/破裂的浆液性水疱。创面呈粉红色或红色,无腐肉和瘀伤。可能伴有疼痛和周围皮肤水肿。需采用水胶体敷料促进愈合,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每日监测创面变化。
Ⅲ期压力性溃疡可见全层皮肤缺失,皮下脂肪暴露但未累及肌肉、肌腱或骨骼。创面可能出现潜行或窦道,基底可见黄色腐肉或焦痂。常伴有渗液和异味。需进行创面清创,可选用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必要时联合负压伤口治疗。
Ⅳ期压力性溃疡损伤深度达肌肉、肌腱或骨骼,全层组织缺失伴广泛破坏。创面基底可见坏死组织或焦痂,常存在潜行、窦道和感染。可能引发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清创联合皮瓣修复,静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控制感染。
不可分期溃疡因创面完全被腐肉或焦痂覆盖无法判断实际深度;深部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紫色或褐红色完整皮肤,提示深层组织坏死。两者均需专业评估后处理,可能需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范围。
预防压力性溃疡需每2小时变换体位,使用减压床垫,保持皮肤清洁并避免摩擦。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高危人群可使用透明敷料防护。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维持血清白蛋白水平。出现皮肤异常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