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眼部刺激、呼吸道不适、皮肤过敏、头痛头晕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甲醛是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长期接触或短时间内暴露于高浓度甲醛环境中都可能导致这些症状。
甲醛对眼睛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可能出现眼睛发红、流泪、灼热感或异物感。轻微情况下表现为短暂不适,严重时可能引发结膜炎或角膜炎。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甲醛环境中也可能导致慢性结膜炎,表现为反复眼红、干涩或视力模糊。
吸入甲醛气体后,可能会出现咽喉灼热、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高浓度甲醛刺激可导致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喘息。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发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增加哮喘发作概率。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接触性皮炎表现。部分人对甲醛过敏,接触后迅速出现皮肤潮红、肿胀或荨麻疹。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或色素沉着,严重时可能诱发湿疹样改变。
甲醛中毒还常见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部胀痛、眩晕、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高浓度暴露可能引发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甚至意识模糊。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神经衰弱样表现,这可能与甲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关。
误食含甲醛物质或吸入高浓度甲醛气体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严重中毒时可观察到口腔黏膜糜烂、呕血或便血。长期接触可能干扰胃肠功能,表现为慢性胃炎或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通风,新装修的房屋建议检测甲醛浓度并采取专业治理措施。使用甲醛含量达标的建材和家具,避免使用劣质板材或胶黏剂。出现疑似甲醛中毒症状时应立即脱离污染环境,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孕妇、儿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甲醛更敏感,需特别注意防护。定期开窗换气,室内摆放绿萝、吊兰等植物可能有助于吸附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