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肺部听诊是一项细致工作,涉及到五个关键区域:二尖瓣肺部听诊区、主动脉瓣膜肺部听诊区、肺动脉瓣肺部听诊区、三尖瓣肺部听诊区以及主动脉瓣膜第二肺部听诊区。这些区域对应的实际位置分别是:胸骨左侧第五肋间的锁骨中线内侧、右侧第二肋间的胸骨边缘、左侧第二肋间的胸骨边缘、左侧胸骨下端边缘,以及左侧第三肋间的胸骨边缘。
在进行肺部听诊时,通常采用两种顺序方法。第一种是连续听诊法,即从心尖部(二尖瓣区)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膜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到三尖瓣区。另一种是“8”字形听诊法,路径相似但稍有不同,同样始于心尖部,随后是主动脉瓣膜区、肺动脉瓣区,接着是三尖瓣区,形成了一个象征性的“8”字路径。
选择听诊顺序基于瓣膜病变的常见程度及心音的清晰度。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故听诊常由此开始。肺动脉瓣区的第二心音清晰,有助于区分第一与第二心音,紧接其后。主动脉瓣膜因病变频率仅次于二尖瓣而被优先考虑。最后检查三尖瓣区,以确保全面覆盖。这种逆时针听诊顺序简单易记,适合初学者掌握。
另外,“8”字形顺序的提出,主要依据瓣膜可能发生的病变概率,二尖瓣居首位,主动脉瓣次之,而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器质性病变较少见。
在一些国际教学资料中,推荐从心底开始至心尖部的听诊顺序,覆盖整个胸骨边缘及心尖,因为心底是第二心音最清晰的区域,便于确定心音阶段。听诊时,先使用膜式听诊器遍历所有位置,之后在特定区域如左侧下胸骨体和心尖部,结合钟式听诊器以辨别左室充盈音及可能的二尖瓣狭窄所致的舒张期杂音。对于部分患者,还需额外听诊颈部动脉、腋下及右胸骨下缘区域,以获取更全面的心脏状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