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截肢后可能出现感染、残肢疼痛、幻肢痛、深静脉血栓、残端溃疡等并发症。糖尿病足截肢通常因严重感染或组织坏死导致,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并及时干预。
截肢后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术后护理不当有关。表现为局部红肿、渗液或发热。需定期消毒换药,必要时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严重感染需清创处理。
手术创伤或神经损伤可导致残肢持续性疼痛,可能伴随肌肉痉挛。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保持残肢正确体位可减轻不适。
约半数患者术后会出现幻肢痛,表现为已切除肢体部位的疼痛或异常感觉。可能与中枢神经重塑有关。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可能有效,配合镜像疗法可改善症状。
术后活动减少导致血流缓慢,可能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皮温升高。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用于预防,确诊后需使用利伐沙班片抗凝治疗。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残肢皮肤受压或摩擦可能导致溃疡,常见于假肢使用不当或局部血液循环差。需调整假肢适配度,溃疡面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控制血糖水平对预防溃疡复发至关重要。
糖尿病足截肢患者需每日检查残肢皮肤状况,保持清洁干燥。合理控制血糖血压,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康复期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肌力训练和假肢适应练习,定期复查下肢血管及神经功能。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加重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