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化脓不能自行挤压处理。这种情况通常需要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对症支持、手术干预及预防复发等方式来处理。引起扁桃体化脓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口腔卫生不良及反复感染等。
细菌感染是扁桃体化脓的主要原因,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不规范用药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产生耐药性。
局部清洁方面,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液含漱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负荷,缓解咽部不适。每日含漱3-5次为宜。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溶液,并且不要自行挤压脓肿部位,以免造成脓液逆流入血,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症状的支持性治疗,当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如果咽痛剧烈,短期内可使用布洛芬镇痛。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2000毫升),并选择室温下的流质饮食可以帮助减轻吞咽时的疼痛感。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每年发作次数超过7次或者导致睡眠呼吸暂停问题时,则可能需要考虑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儿童患者需仔细评估手术指征,而成人反复发生化脓的情况则可以考虑采用低温等离子切除术。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期不宜立即手术,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应该等到感染得到控制后再实施。
为了预防扁桃体化脓的再次发生,加强身体锻炼和改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护好口鼻不受寒冷侵袭。此外,还应该戒烟限酒,控制胃酸反流现象。如果有鼻窦炎或龋齿等问题存在的话,也需要同时接受相应的治疗。接种疫苗能够降低链球菌感染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患上风湿热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患病期间推荐食用温凉性质的流食,例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的食物。保证每晚有7到8个小时的良好睡眠,维持室内湿度在50%至60%之间。恢复期内可以适当参加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而引起脱水。如果出现持续高烧、颈部淋巴结肿胀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非常重要,即使症状有所好转也不应擅自停药。患有慢性扁桃体炎的人建议每隔半年去医院耳鼻喉科复查一次,以便监测扁桃体隐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