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磺胺草醚作为一种主要应用于大豆田的除草剂,其不当使用可能对粮食作物产生严重影响。预防药害的关键在于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导的剂量施用,避免任意增加浓度。同时,深入了解氟磺胺草醚的特性和最佳施药时期,能有效减少药害风险。
安全有效的使用氟磺胺草醚,建议在大豆苗后至第一片复叶期施用,每亩用量不超过16克,这被证明对大豆较为安全。施药时应注意均匀喷洒,重复施药或喷洒不均易引发药害。此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小于2%)的沙土及特定土质不宜使用此药剂,并需避开高温干燥天气(日均温超过28℃,湿度低于65%)施用,以防止药害发生。
面对氟磺胺草醚引起的药害,采取补救措施至关重要:
对于残留药害严重的作物,如受影响的高粱和直播蔬菜,轮作豆类作物如黄豆、绿豆等,是恢复生产的有效途径。
为缓解药害,可采用生物刺激素如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300亿/克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益微)、4%壳聚糖颗粒剂(禾生素)等进行喷施。这些药物有助于调节作物生长,促进叶片恢复,具体用药组合与剂量应依据药害程度灵活调整。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氟磺胺草醚的药害,保障大豆等粮食作物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