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夜间痛醒、反酸嗳气、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
上腹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偏右,表现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不适感,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春秋季易加重。进食后疼痛可暂时缓解,空腹时加剧,这与胃酸刺激溃疡面有关。
约一半患者会出现夜间疼痛,通常在凌晨1-3点因胃酸分泌高峰而惊醒。夜间疼痛比白天更剧烈,需要坐起或进食才能缓解,这是区别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个特征。
反酸嗳气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烧灼感,伴随频繁嗳气。溃疡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内气体增多,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口苦、金属味等异常味觉。
因为进食后疼痛缓解与恐惧疼痛交替存在,患者可能出现选择性进食或食量减少。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
慢性溃疡影响营养吸收,患者的体重可能在数月内减轻5%-10%。如果伴有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需警惕溃疡穿孔或梗阻等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材,规律进食并保持情绪稳定。如果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呕血,应立即进行胃镜检查。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蠕动功能。护理期间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损伤黏膜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