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正常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排除结核病,诊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而血沉仅作为辅助参考指标。
血沉指的是红细胞沉降率,其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或肿瘤等疾病。结核病患者由于慢性炎症反应,多数会出现血沉增快。但部分早期结核、局限病灶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血沉可能处于正常范围。约两成活动性结核患者血沉未见明显异常,尤其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确诊结核病需要依赖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病原学证据。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典型结核病灶特征,如渗出性病变、空洞形成或纤维钙化灶。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能辅助判断结核感染状态。当患者存在持续咳嗽、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时,即使血沉正常仍应高度怀疑结核可能。
出现疑似结核症状者应及时到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室内通风,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避免过度劳累。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并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