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血项不能直接确诊鼻病毒感染,但能辅助判断感染类型。鼻病毒感染的确诊主要依赖鼻咽拭子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培养。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但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
血常规检查在鼻病毒感染中主要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程度。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正常或轻微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单核细胞轻度增多,但这些指标无法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明确区分。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在鼻病毒感染中通常无明显升高,有助于与细菌感染初步鉴别。
鼻病毒特异性诊断需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鼻咽拭子样本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能特异性识别鼻病毒RNA。病毒分离培养虽然准确度高但耗时较长,临床较少采用。血清学检测鼻病毒抗体因存在交叉反应且需双份血清对比,诊断价值有限。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鼻病毒抗原的敏感性较低,现已逐步被核酸检测取代。
出现持续发热、脓涕、头痛等症状时建议完善血常规检查,若显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伴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需考虑细菌感染可能。儿童出现喘息、呼吸急促等表现时需警惕鼻病毒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鼻病毒可能出现持续高热、肺炎等严重表现,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炎症指标。
预防鼻病毒感染需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出现症状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不适,发热患者建议多饮水休息。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后应加强观察,出现气促、嗜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