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衰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使用利尿剂、应用血管扩张剂、服用β受体阻滞剂、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方式治疗。心衰通常由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2克以内。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避免剧烈活动。戒烟限酒可减少心血管损伤,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发现异常增长应及时就医。睡眠时垫高枕头能缓解夜间呼吸困难。
呋塞米片可快速缓解下肢水肿和肺淤血,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托拉塞米分散片作用时间较持久,适合长期维持治疗。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钾水平,预防电解质紊乱。可能出现尿频和口渴等反应,应与补钾药物配合使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硝酸异山梨酯片能扩张静脉减轻心脏前负荷,舌下含服可缓解急性呼吸困难。盐酸贝那普利片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改善心肌重构。服药期间需监测血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首次使用可能出现干咳,持续不缓解需换药。妊娠期禁用该类药物。
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长期预后。用药需从极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突然停药可能加重病情。伴有支气管哮喘者禁用,可能诱发气道痉挛。服药期间定期检查心率和心电图,心率低于50次/分应减量。常见副作用包括乏力和四肢发冷。
双腔起搏器适用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能改善心脏同步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宽QRS波群患者效果显著。术后需预防囊袋感染,避免术侧上肢剧烈活动。定期程控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电池耗尽前需更换。电磁干扰环境可能影响设备功能。
老年心衰患者应保持每日体重记录,3天内增长2公斤以上需就诊。饮食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分5-6次少量进食。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活动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防寒,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家属应协助监测用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