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夹层可通过药物控制、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这种疾病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伤、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或妊娠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剧烈胸痛、血压异常以及器官缺血等。
急性期需要紧急降压镇痛,常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来控制血压,并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缓解疼痛。慢性期则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所有药物的使用都必须严格遵循医生指导调整剂量,以防血压波动加剧血管损伤。
对于Stanford B型或局限型夹层,可以通过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如Zenith TX2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或Hercules分叉型覆膜支架隔绝假腔的方式进行介入治疗。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支架通畅性,并通过抗凝治疗预防内漏问题的发生。在术后的第一年内,患者应每三个月复查一次CTA。
Stanford A型夹层通常需要急诊施行升主动脉置换术,采用人工血管替换病变部分,必要时还需联合主动脉瓣成形。复杂情况下可能涉及孙氏手术或全弓置换术。术后病人应在重症监护室接受观察,警惕可能出现的吻合口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康复期间需要注意限制体力活动。
终身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该采取低盐饮食、戒烟限酒的生活方式。如果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夜间高血压,可以考虑增加盐酸贝那普利片的使用;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则优先选择缬沙坦胶囊。此外,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胸腔压力的行为也是必要的。
术后首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增强CT,之后改为每年一次。监测重点包括残余假腔的变化及器官灌注情况。一旦出现新的疼痛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加入血管疾病管理项目,定期评估心功能、肾功能等靶器官损害指标。
血管夹层患者需终身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腹压突然增加。日常饮食应以低脂高纤维为主,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病情和用药信息,在气温骤变时注意保暖。当感到撕裂样疼痛时,应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服务,在转运过程中不要自行服用强效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