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建议就诊心血管内科或血管外科,可能由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心血管内科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就诊科室。当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心脏冠状动脉时,可能会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心血管内科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冠脉CTA等检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并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替格瑞洛片等。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需要同步控制这些基础疾病。
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外周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时,需转诊血管外科。这种情况常见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凉甚至坏疽。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管超声、造影等检查,根据病情选择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或血管旁路手术。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并定期复查血管通畅情况。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采取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并戒烟限酒。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若出现持续胸痛、肢体苍白或突发意识障碍,应立即急诊就医。遵循医嘱规律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