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搏动和窦性心律均指心脏电活动起源于窦房结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前者描述单次心跳的电信号来源,后者强调连续规律的心电节律。
窦性搏动指每一次心脏收缩由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触发,是正常心跳的基本单位。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形态一致且PR间期稳定,代表窦房结功能正常。健康人群在静息或活动时均可出现窦性搏动,其频率会随呼吸、情绪等生理因素轻微波动。若伴随胸闷、心悸等症状,可能与电解质紊乱或心肌缺血有关,需结合动态心电图评估。
窦性心律指连续多个窦性搏动形成的稳定节律,通常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其核心特征是P波规律出现、PR间期恒定且QRS波群形态正常,反映心脏传导系统整体协调性。长期熬夜、贫血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但节律仍保持窦性起源特征。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出现50-6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多为生理性适应。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若出现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低于40次/分,伴头晕、黑朦等症状,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图检查是鉴别两者的金标准,必要时需完善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等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