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肺炎类型包括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这些肺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下降或误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发热、咳痰、胸痛等症状,需要根据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细菌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高热、铁锈色痰和呼吸急促。胸部X线可见肺叶实变影,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同时需卧床休息并加强营养支持。
病毒性肺炎多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发,表现为干咳、肌肉酸痛和低热,胸部CT可见磨玻璃样改变。确诊需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治疗可选用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多饮水。
支原体肺炎常见于青少年群体,起病缓慢伴有阵发性刺激性干咳,肺部听诊可能无异常但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分散片或克拉霉素片,疗程通常需要2-3周。患病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药物过敏反应。
真菌性肺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曲霉菌和隐球菌是常见病原体,CT可见结节伴晕征。诊断依赖痰培养或G试验,治疗需使用氟康唑胶囊、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疗程较长。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接触霉变环境,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吸入性肺炎常发生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因误吸食物或胃内容物导致,表现为突发呛咳伴低氧血症。胸部影像学显示右下肺浸润影,治疗需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护理时应抬高床头30度进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预防复发。
肺炎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和清蒸鱼,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立即就医。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建议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吸烟者必须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