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乏力可能与心脏功能异常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导致的乏力通常伴随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需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组织供氧不足会导致持续性乏力。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并限制钠盐摄入。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患者易在活动后出现乏力伴胸痛。可通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供血,必要时需进行冠脉造影评估血管情况。
频发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射血效率,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乏力。动态心电图可明确诊断,常用药物包括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
长期严重贫血会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肌代偿性肥厚。患者除乏力外可见面色苍白、指甲扁平。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同时治疗原发贫血病因。
病毒感染后心肌损伤可导致乏力、心悸,部分患者有前驱感冒症状。营养心肌治疗可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乏力时监测血压、心率,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胸肉,每日适量补充坚果类含镁食物。若乏力持续加重或伴随晕厥、胸痛,须立即就医进行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专项检查。长期乏力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避免吸烟饮酒等心脏损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