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根,又称折耳根,属于三白草科的绿色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南部地区。它因揉搓后散发出鱼般的腥味而得名,味道略带苦涩。鱼腥草不仅是传统中药,也被用作食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以及促进排尿的功能。
从外观上看,鱼腥草的根茎扁圆而略带扭曲,表面呈黄棕色,带有明显的纵向棱条和节痕,下部节间常留有细小的根须;质地脆弱,易于折断。叶子以基生方式生长,经常卷曲皱缩,展开后形成心形,叶尖渐细,边缘平整。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为暗绿至深棕色,下表面则为浅绿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底部与包裹茎干的苞片相连。鱼腥草的花序生于顶端,呈黄棕色。
鱼腥草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够提升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血清中的备解素水平,特别是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通过使用鱼腥草素,患者白细胞对抗白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显著增强,备解素水平明显上升。动物实验显示,连续给予家兔鱼腥草素,可导致其血清备解素含量增加,表明鱼腥草对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鱼腥草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性能。从中提取的一种黄色油状物质能有效抑制多种微生物,特别是酵母菌和霉菌,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合成的鱼腥草素及其衍生物在体外实验中亦展现出对多种细菌的抑制效果,包括对某些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
在抗病毒方面,鱼腥草同样表现出潜力。研究发现,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流感病毒亚洲甲型的生长,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繁殖周期。其非挥发性成分,特别是鱼腥草素III,被证明能为小鼠提供针对流感病毒的保护作用。尽管对其他某些病毒如脑心肌炎病毒和疱疹病毒II型的防护效果不明显,但鱼腥草提取物对预防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感染显示出显著效果。研究还确认,其抗流感病毒成分并非来自挥发油部分,而是存在于非挥发性物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