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塞需要从生活方式调整、基础疾病控制、定期体检等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导致血管硬化的核心因素。建议每日监测血压,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3.4mmol/L。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盐酸二甲双胍片管理血糖。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斑块情况。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摄入过量可能升高血压。建议完全戒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戒烟困难者可尝试尼古丁贴片辅助,饮酒优先选择低度酒并避免空腹饮用。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每周吃鱼2-3次,限制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减少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进食坚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减去年龄再乘以60%-70%的区间。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合并冠心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
长期焦虑抑郁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心血管健康。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方式减压,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已确诊冠心病或脑梗史患者可进行专业心理评估,必要时接受认知行为治疗。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心电图等筛查。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清晨起床时动作宜缓慢。出现持续性胸痛、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血压、血糖等指标变化趋势,与医生保持长期随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