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一般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这些标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和并发症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对于年轻且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mmol/L之间,餐后血糖不超过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6.5%。而老年患者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则可以适当放宽标准,例如空腹血糖可控制在7.0-8.5mmol/L,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0%-8.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要求更为严格,空腹血糖应低于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6.7mmol/L。监测频率依据个人治疗计划而定,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人需要每天多次测量血糖,而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者则可以根据医生指导减少监测次数。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有助于发现不易察觉的高血糖或低血糖状况。
定期监测并记录血糖值,遵循医生指导调整用药方案非常重要。此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也是关键。同时,适量参加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还应注意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以及管理好心理压力。每3至6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每年做一次全面的并发症筛查,包括但不限于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及神经功能评估等。如果出现持续性高血糖或频繁发生低血糖现象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