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可以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这些并发症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损伤和免疫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基础措施。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并配合血糖监测。血糖达标可以显著延缓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建议采用个体化血糖目标,避免低血糖发生。
针对不同并发症需要使用特异性药物。例如,糖尿病肾病可选用缬沙坦胶囊、卡托普利片等降压药;神经病变可使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心血管并发症常需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饮食上需控制总热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戒烟限酒可以减缓血管病变,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血糖稳定。体重超标者应逐步减重。
每三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神经病变筛查。足部需每日自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异常需及时干预。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进行激光光凝术;终末期肾病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下肢血管严重狭窄可考虑血管介入或搭桥手术。所有手术决策需由多学科团队评估,术后仍需严格控糖。
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管理血糖,定期复查并发症情况。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用降糖药物。出现视力模糊、肢体麻木、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监测血糖变化,共同参与疾病管理。良好的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延缓并发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