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站起时眼前一黑?明明早睡还是哈欠连天?素颜时脸色惨白像“行走的白炽灯”?这些可能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气血如同身体的能量站,气推动血液运行,血滋养全身脏腑。一旦气血亏虚,不仅容易疲劳生病,还会加速衰老。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血”则是濡养身体的物质基础。当气血不足时,身体会发出以下信号:脸色苍白或萎黄、嘴唇指甲颜色淡、皮肤干燥粗糙、易长斑;容易疲倦、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心慌气短;失眠多梦、手脚冰凉、爬楼梯气喘吁吁、月经周期紊乱;头发干枯分叉、指甲薄脆易断、月牙消失。如果你符合以上多个症状,就该开始关注气血调理了。
很多人不知道,日常一些不起眼的习惯正在加速气血消耗。比如晚上11点后不睡觉,肝脏无法正常排毒养血,相当于在透支气血;长期不吃主食或肉类,缺乏铁、蛋白质等造血原料,越减越虚;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消耗心气,导致气机不畅、气血瘀滞;久坐不动或长期高强度工作,身体长期处于高耗能状态。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气血调理方法:
1. 食补为王。吃对食物,气血自然恢复。红枣、桂圆、红豆、枸杞堪称补血四件套。推荐五红汤:红枣5颗+桂圆3颗+红豆1把+枸杞10粒+红衣花生10颗,熬煮40分钟,生理期前后喝效果更佳。黑芝麻、黑豆、黑米富含铁和蛋白质,补肾就是在补气血。早餐来一碗黑芝麻核桃糊,香甜又滋补。黄芪当归乌鸡汤也是经典搭配,小火慢炖2小时,连喝一周,手脚不再冰凉。
2. 经络疏通。每天10分钟,气血畅通无阻。肘窝是心肺经的必经之地,每天拍打两侧肘窝各5分钟,拍出痧能排出心肺毒素,缓解胸闷气短。睡前双手交叠顺时针揉腹,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脾胃运化气血。注意力度适中,孕妇慎用。泡脚养生,水温40℃左右,加入艾叶、生姜、花椒,泡到微微出汗即可。泡脚时按揉脚底涌泉穴,补肾效果更佳。
12全文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