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甲醛暴露对健康的影响成为研究焦点,尤其在败血症风险方面。研究揭示,室内环境中甲醛的存在可能增加败血症的风险,尤其是对骨髓败血症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验结果显示,甲醛能导致小白鼠的骨髓细胞受损,表现为微核率上升及外周血细胞的DNA🧬受损,且这种伤害与甲醛暴露量成正比。尽管甲醛可促使体内脂质过氧化,机体也会启动抗氧化机制应对,但目前动物实验中尚未直接观察到甲醛暴露引发败血症的情况,血液检测结果通常无明显异常。
当甲醛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仅通过血常规检测难以发现变化,因为血常规主要反映的是血液成分和细胞分类,而非甲醛中毒的特定指标。甲醛中毒的症状更为直观,包括流泪、眼红疼痛、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及『皮肤过敏』等。若有人接触过新装修环境并表现出上述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结合其暴露史,可初步判断为甲醛暴露或中毒。为进一步确认状况,除血常规外,还需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及肝肾功能、X射线🩻等检查,这些有助于评估甲醛暴露的程度和中毒状况。
作为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短期接触主要引起刺激和过敏反应,而长期暴露则具有致癌风险。甲醛的直接刺激可影响皮肤和粘膜,与蛋白质结合,在高浓度吸入时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刺激、水肿及头痛等症状。其过敏作用表现为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过敏』性皮炎、变色甚至坏死,高浓度吸入还可能激发哮喘,长期低剂量吸入则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结肠癌、脑瘤及月经紊乱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