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的躯体症状包括头痛、胸闷心悸、胃肠不适、肌肉紧张或疼痛以及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激素水平变化或长期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需要结合心理评估与医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焦虑抑郁引起的头痛多为紧张性头痛,表现为头部紧束感或钝痛,可能与长期肌肉紧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异常有关。患者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等症状。临床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疼痛,严重者需结合抗抑郁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会导致心前区压迫感、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部分患者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这类症状需先排除心血管疾病,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时,可考虑为心理因素所致。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症状。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焦虑抑郁常引发功能性胃肠紊乱,表现为腹胀、腹泻或便秘,与脑肠轴调节异常相关。患者可伴有食欲改变、体重波动。临床常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调节胃肠动力,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改善菌群,严重者需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使肌肉持续收缩,导致颈肩背部酸痛或全身游走性疼痛,肌电图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这种疼痛与乳酸堆积和痛觉敏感化有关。除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紧张外,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热水浴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是典型表现,与褪黑素分泌节律紊乱、过度觉醒状态相关。患者日间常感倦怠。医生可能短期开具右佐匹克隆片助眠,配合睡眠限制疗法。长期治疗需纠正错误睡眠认知,如佐匹克隆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以避免依赖。
出现上述躯体症状时,建议记录症状发生频率与诱因,避免过度关注身体不适而加重焦虑。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至精神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就诊,接受专业评估与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