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支撑身体重量,保护内脏器官,并参与造血和钙磷代谢。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人忽视了骨骼健康,特别是在关键营养元素的摄入上存在明显不足。数据显示,在公认对骨骼有益的营养元素中,十个人里有九个摄入不足,这为骨骼健康埋下了隐患。了解这些重要营养元素并通过合理饮食补充,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占骨骼干重约25%,相当于建造房子的砖块。成年人每日推荐钙摄入量为800-1000毫克,50岁以上人群则需要1000-1200毫克。但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仅为400毫克左右,远低于推荐标准。日常饮食中,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是钙的最佳来源,吸收率可达30%-40%;豆腐、豆干等豆制品、深绿色叶菜(如油菜、芥兰)以及芝麻酱、小鱼干等也富含钙。
维生素D虽然不直接构成骨骼,但它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帮助钙沉积到骨骼中。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摄入再多的钙也难以被身体有效利用。成年人每日推荐维生素D摄入量为600国际单位,65岁以上人群为800国际单位。人体可以通过阳光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受季节、地域、肤色等因素影响,很多人合成不足。食物中,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蛋黄、动物肝脏以及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是骨骼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骨骼干重的20%-30%,构成了骨骼的“框架”,为钙等矿物质提供附着位点。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骨骼有机质合成减少,骨骼强度下降。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1.0克,老年人为1.0-1.2克。瘦肉、鱼虾、蛋类、奶制品、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12全文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