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和自责或负罪感等。这种状况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压力、家庭关系紧张、既往抑郁病史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常见表现有持续的情绪波动、回避社交活动和躯体不适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
孕期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表现为无故哭泣、悲观绝望,甚至对胎儿健康产生过度担忧。这种情绪不同于普通孕期的情绪波动,往往无法通过自我调节缓解。若伴随注意力下降或思维迟缓,需警惕重度抑郁发作。家属应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必要时陪同至精神心理科就诊。
患者对以往喜爱的活动明显丧失兴趣,包括胎教、育儿准备等与妊娠相关的活动。严重时可能拒绝产检或忽视孕期自我护理,部分孕妇会出现疏远伴侣的行为。这种症状需要与妊娠疲劳区分,典型特征是即使休息后仍无改善。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支持对此症状改善效果较好。
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常伴随焦虑性失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昼夜节律颠倒,白天嗜睡但夜间清醒。持续睡眠紊乱会影响胎儿发育,可以尝试『正念冥想』改善,重度情况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妊娠安全类镇静药物。
约60%的患者出现食欲显著减退或暴饮暴食,可能引发妊娠剧吐或体重异常增长。需要注意与妊娠反应鉴别,抑郁相关的食欲障碍通常持续至孕中期后且伴有进食愧疚感。营养师指导的膳食计划联合心理疏导能有效改善此症状。
患者常产生不合理的自责观念,如认为自己不配做母亲或可能伤害胎儿。严重时会出现自杀念头,这种情况属于产科急症。这种症状与产前焦虑的短暂担心不同,具有持续性和破坏性特点。需要立即进行危机干预,必要时住院治疗。
日常护理方面,建立规律作息很重要,保证每日30分钟温和运动如孕妇瑜伽,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核桃等。家属应主动分担家务减轻孕妇压力,避免指责或施压。建议每周至少两次户外活动接触阳光,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增加育儿知识储备。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伤念头,须立即联系产科医生转诊至精神科专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