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淘宝卖家以为只要上架商品就行,其实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才是合规底线!从商品详情页到售后说明,每一个细节都影响店铺评分和风险等级。本文拆解最新监管要求、常见坑点与实操清单,帮你避开处罚红线,提升信任度。
在当前年份(2025年)及近12个月新规下,“告知义务”已从“可选项”变成“强制项”。它指的是卖家必须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与交易决策直接相关的必要信息,不能靠买家自己猜或问。
举个例子:你卖一件标称“纯棉T恤👕”的衣服,但实际混纺了30%涤纶——这属于未如实标注成分,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7条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14条。平台一旦发现,会判定为“虚假宣传”,不仅罚款,还会影响搜索权重。
📌 关键词覆盖:这个义务涵盖商品属性、功能、限制条件、售后服务条款等多个维度,是电商平台责任划分的核心依据之一。
哪些内容必须明确告知?一份可落地的“必填清单”来了根据淘宝平台近期更新的《商家服务规范》(2024年修订版),以下信息若未完整展示,将被视为违规:
- 商品核心参数:材质、规格、颜色、尺寸、产地(尤其是进口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化妆品类)
- 使用注意事项:比如电子产品需注明是否支持快充、配件是否齐全;服装类要说明洗涤方式(不可机洗、易褪色等)
- 特殊限制条款:例如“不退不换”、“仅限自提”、“限购数量”等,必须在醒目位置提示,不得隐藏在详情页底部
- 售后政策说明:退货期限、运费承担方、质量问题认定标准(如“非人为损坏”定义)
💡 实操建议:建议每个商品创建一个“告知检查表”,用打钩方式逐项确认,避免遗漏。尤其注意:如果商品涉及健康安全(如儿童用品、电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认证标志(CCC认证)并公示。
忽视告知义务的风险有多大?不只是扣分那么简单很多卖家觉得“反正没人看”,结果踩雷后才发现后果严重:
✅ 轻则:系统自动标记“信息不全”,导致流量下降、搜索排名靠后(淘宝搜索算法对“高完播率+低差评率”商品优先推荐)
✅ 中则:买家发起投诉,平台介入后判定责任归属,按《淘宝规则》扣6-12分(累计12分即降权)
✅ 重则:被认定为“恶意隐瞒重要信息”,触发《电子商务法》第38条,面临行政处罚(市场监管局可处5万~50万元罚款)
⚠️ 特别提醒:2024年Q4起,淘宝上线“智能质检工具”,会对商品标题、主图、详情页进行AI扫描识别缺失项,提前预警潜在违规风险。这不是吓唬人,而是趋势——未来所有平台都会强化“事前审核”能力。
如何高效落实告知义务?三步走实操指南别再靠感觉做事,试试这套结构化方法:
- 第一步:分类建档 —— 按品类整理高频告知要点(如服饰类重点标材质、电子类强调认证编号),形成内部知识库
- 第二步:模板化处理 —— 对重复性高的商品(如多款同款T恤👕),设计统一格式的“告知模块”,嵌入详情页固定位置,避免每次手动填写出错
- 第三步:定期复盘 —— 每月查看客服咨询记录,统计因“信息不清”引发的问题占比,优化告知逻辑。比如发现“尺寸问题”频繁发生,可在详情页增加“真人试穿图+身高体重对照表”
📈 数据支撑:某母婴类目TOP商家通过上述流程改进,半年内差评率下降42%,退款率降低28%,说明清晰告知不仅能避险,还能增强信任感。
不写清楚商品详情会被处罚吗?回答:会!平台会按规则扣分,严重者影响店铺权重甚至封店。
淘宝商品信息造假有什么后果?回答:可能被投诉、扣分、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触犯《电子商务法》,面临行政处罚。
如何判断自己的商品描述是否合规?回答:参考同类热销商品的描述结构,结合平台最新规则自查,必要时用AI工具辅助检测漏洞。
淘宝卖家可以不写售后说明吗?回答:不可以!必须明确退货条件、时间、运费承担方等内容,否则视为未履行告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