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解决金属冲压时“卡顿、拉伤、模具寿命短”问题?道达尔马托MARTOL EP 79和EP 180两款重负荷冲压油,凭借超强极压抗磨性能与热稳定性,成为汽车、家电、五金等行业首选。本文详解其核心原理、适用场景、选购要点及真实使用体验,帮你避开“润滑失效”坑,提升生产效率30%+!
什么是道达尔马托MARTOL EP系列冲压油?它凭什么这么火?简单说,这是一款专为高压力金属成型工艺(如冲压、拉伸、折弯)设计的高性能合成型润滑剂。别看名字有点长,其实它的使命很明确:在金属被“暴力变形”的瞬间,给模具和工件之间撑起一层“隐形保护膜”,防止摩擦过热、粘模、划伤甚至开裂 🛠️。
道达尔马托(Total Martol)是法国道达尔能源旗下高端工业润滑品牌,MARTOL EP系列主打“极压(EP)”特性——即在极端压力下依然能保持稳定润滑能力。EP 79和EP 180是其中两个主力型号,区别主要在粘度等级和适用温度范围,但核心都是为应对“重负荷”挑战而生。
核心技术参数解析:为什么它能在“极限压力”下不掉链子?要理解它的强大,得先看几个关键指标:
🔹 极压性能(EP值):通过四球机试验可测出其承受的最大载荷(通常可达1000N以上),远超普通矿物油,确保在高压冲压中不被“挤破”油膜。
🔹 粘度等级:EP 79为ISO VG 79(约40℃时运动粘度79mm²/s),适合中等负荷;EP 180为ISO VG 180,粘度更高,适用于更厚板材或高温环境,油膜更厚实,防磨损能力更强。
🔹 闪点与热稳定性:两者闪点均超过200℃,意味着高温下不易挥发或起火,安全系数高,特别适合连续高速冲压线。
打个比方:如果普通润滑油是“一次性纸巾”,那MARTOL EP系列就是“高强度纳米防护服”——即使被撕扯、挤压,也能牢牢贴合表面,持续保护。
谁该用它?应用场景全解析,别再用错油了!✅ 适合人群:
- 汽车制造厂(车身冲压件、底盘件)
- 家电行业(冰箱外壳、洗衣机内胆)
- 五金工具厂(刀具、锁具冲压)
- 高精度金属零件加工厂(避免拉毛影响装配)
❌ 不推荐用于:
- 轻负荷冷冲压(可用普通乳化液)
- 需要水性清洗的后处理环节(残留物可能影响后续涂装)
- 非金属材料加工(如塑料、木材)
⚠️ 常见误区提醒:
很多人以为“油越贵越好”,其实关键是匹配工艺需求。用EP 180做薄铝板冲压,反而会因粘度过高导致脱模困难、废品率上升。选对型号,才是省钱省力的关键 💡。
根据多家工厂实测反馈,MARTOL EP系列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
✨ 模具寿命提升40%以上 —— 因为有效减少粘模和擦伤。
✨ 冲压速度可提高15%-20% —— 润滑顺畅,无需频繁停机清理模具。
✨ 工件表面光洁度显著改善 —— 无划痕、无拉丝,减少返修率。
📌 选购要点总结:
1. 根据板材厚度和冲压压力选型号:薄板用EP 79,厚板或高温环境优选EP 180。
2. 关注是否通过ISO 15380、API GL-5等工业认证,确保品质可靠。
3. 价格区间参考:EP 79约¥60-80元/升,EP 180约¥75-95元/升(视地区与采购量浮动),属于中高端工业油范畴,但综合效益远超成本。
💡 种草推荐(理性种草):
如果你是中小型机械加工厂,正面临模具损耗快、产品良率低的问题,不妨尝试MARTOL EP 79作为入门升级款;若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且追求极致稳定性,EP 180值得投资。记住: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而是最适合你工艺的才是王道 🏆。
道达尔马托MARTOL EP 79与EP 180并非“万能神油”,而是精准打击“重负荷金属加工”痛点的专业选手。它用出色的极压性能、热稳定性和抗磨保护,帮助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综合成本。只要选对型号、用对场景,就能真正实现“一滴油,省三成费”的高效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