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包场,是在救场还是在砸场?

云包场,是在救场还是在砸场?

破局之道,还是在于重构“内容为王”的底层逻辑。平台要平衡商业利益与行业生态的关系,片方要坚守市场期许和艺术初心,监管部门要建立公平规则和及时介入执法。

唯有如此,云包场才能从“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转变为推动行业创新的良性动力。

作者 |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发布初始时间:2025年6月4日

古装仙侠剧《临江仙》将于6月6日开播,主演白鹿粉丝投入3万份云包场,请路人看剧,一时间铺满微博云包场讨论区。

近段时间热播的《藏海传》《折腰》等剧,凭借粉丝团队大量云包场的投喂,一时间大幅度拉升路人关注度,助力两部剧的讨论热度甚嚣尘上。《藏海传》更是以1032万元投入、34万份云包场刷新行业纪录,致使该剧在云合数据中的市占率一度高达37.9%,占据剧集市场的半壁江山。

jrhz.info

而在这些热闹喧哗之外,“云包场”三个大字浮出水面。

可能也会有普通观众疑惑,云包场到底是什么?它如何能够影响剧集热度?

对剧集行业来说,这真的是好事一桩吗?

01不断升级,不断饭圈化

追根溯源,云包场脱胎于电影行业的线下包场传统,2025年猫眼平台首次将其线上化,允许用户购买观影券后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形成跨越时空限制的集体观影活动。

这种模式在疫情期间迅速普及,成为电影宣发的重要补充手段。2023年,芒果TV将其引入剧综领域,综艺《快乐的大人》主演沈月发起500份云包场,之后,《以爱为营》《花儿与少年》等剧集和综艺都开始纷纷效仿,但都限制指定观看内容。

随着《繁花》等头部剧集的播出,云包场逐渐从边缘性尝试变为行业标配。腾讯视频在《繁花》中推出主创直接赠送月卡的模式。或许是剧方宣传预算的萎缩,后来这个重担被逐渐转移到粉丝头上。平台顺势推出设置观看时长、开发“为TA加座”等功能,粉丝以及明星背后的粉丝后援会为了支持自家偶像,必定会集结力量购买大批量的包场会员无偿赠送给路人,如此一来,就能给剧集造势,且声势浩大。

目前,爱优腾三家平台的云包场价格几乎都是30元一份,且引入折扣机制,1000份以上可享8.5折优惠,形成规模化运营体系。

不难发现,从一开始的指定内容观看,到与热度值深度绑定,再到平台、片方与粉丝的合体共谋,云包场的出现事实上符合了近年来剧宣领域的新趋势:从“内容到用户反馈”的单向传播模式向“内容到数据,再到资本”的多元传播盈利模式。

因此,云包场的诞生与迭代,本质上是流媒体平台在用户增长瓶颈下的破局尝试。可仔细思考会发现,当热度值和云包场挂钩,剧集行业的热度评价体系还有意义吗?

02流量的盛宴,隐患仍存

事实上,云包场爆火,平台是第一受益人。毕竟其对拉动平台日活与会员增长的作用不可小觑。以《大奉打更人》为例,其近23万份的云包场带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峰值突破30000,进入爆款俱乐部,单日播放量破亿。平台通过设置观看广告、指定时长等门槛,将云包场转化为“零成本”的流量入口。

根据某平台去年公开的财报,云包场功能使该平台日活提升了12%,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加了15分钟。一半以上的云包场领取者会在后续30天内继续使用该平台服务。

对片方来说,在平台“热度值考核”的压力下,云包场成为一根“救命稻草”。《折腰》热度值破30000,创2025年开播剧集最快纪录,《藏海传》开播38小时后优酷站内热度破万,成为2024年以来最快破万剧集。大剧尚且如此,对于中小剧片方来说,云包场甚至成为获取平台排播资源的入场券,以至于有人称之为“赎罪券”。

对粉丝来说,云包场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型应援方式。粉丝不仅为《藏海传》投入巨额云包场费用,还解锁主创签名照、专属弹幕等权益,甚至衍生出“电子票根”的收藏文化。这种类似打投的行为不仅强化了粉丝社群的凝聚力,还通过社交裂变扩大了剧集声量和影响力。

目前看来,无论是对平台、片方还是粉丝,乃至“捡了便宜”的路人,云包场都是多方利好。但问题出在哪?

一方面,云包场盛况不断,必然会平台热度值的含金量下降。观众难免会质疑热搜爆剧中有多少来自真实的观看,而非领云包场会员的“薅羊毛”行为。热度值这一评价体系推出的初衷,就是为了利用综合算法完善剧集评估体系,但现如今,“是否有云包场助力”已然成为判断剧集爆款与否的前提。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剧集行业数据评价体系的崩塌。

另一方面,云包场正在培养用户“免费看剧”的惯性。腾讯视频连续包月用户流失率不断攀升,部分用户甚至表示“每月蹲云包场就行,谁还自掏腰包啊”。在当前红果引领的微短剧免费模式冲击下,云包场带来的“免费”性质将进一步冲击长视频平台的付费根基。更严峻的是,没领到云包场会员的观众内心难免产生低落和逆反情绪,可能诱发其收看盗版等行为,不断恶化行业传播生态。

此外,云包场也逐渐演变成平台转嫁风险的工具。网传某综艺因播放数据未达标,制作方被迫追加云包场,但仍被扣20%的尾款。部分平台通过“保底分账+云包场补量”的组合拳,将成本压力转移给制作方,形成“谁出钱多,谁数据好,谁能清账”的恶性循环。这种隐性霸权可能导致中小制作方退出市场,加剧行业垄断。制作方为了预留云包场预算,不得不压缩制作成本,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作质量。

03破局,可能的前方

云包场,有利有弊,但如何破局?

建议有关平台方引入“有效播放量”“用户停留时长”等指标,降低热度值对云包场的敏感度,保持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倒逼片方回归内容,而非在数据上做手脚,在内容上找投机。

优化云包场规则设计也值得考虑。回到云包场的初心,限定单剧收看权益,一方面可以保障领取云包场会员观众的权益,另一方面又能避免用户领取会员后流失。同时,可以适当限制粉丝包场比例,例如,规定粉丝贡献不超过云包场总量的30%,尽可能避免数据失真。

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势在必行。相关剧集行业协会可以专门针对云包场投入作出上限额度说明,并要求平台公示云包场对热度值的影响权重等。监管部门也应积极行动,对数据造假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和打击,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除了云包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应当看到云包场对于内容创作的利好。如《藏海传》开播后,观众的评论区化身“编剧讨论区”,二创剧情讨论层出不穷,云包场也可以充分借鉴和参考这一模式,让用户(无论是粉丝还是路人)通过云包场的渠道,参与剧情续写、角色设定等,这样不仅增强用户粘性,还能为后续剧集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市场基础。

04

云包场的兴起,短期内为平台、片方、粉丝、路人等创造了共赢的表象,却在更深层次上加剧了行业的结构性矛盾。如果云包场从营销工具被异化为数据游戏,剧集行业将陷入“唯播放量论”的泥潭。

破局之道,还是在于重构“内容为王”的底层逻辑。平台要平衡商业利益与行业生态的关系,片方要坚守市场期许和艺术初心,监管部门要建立公平规则和及时介入执法。

唯有如此,云包场才能从“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转变为推动行业创新的良性动力。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特别声明:[云包场,是在救场还是在砸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少年白马醉春风首发预告:侯明昊、何与、胡连馨共赴武侠盛宴(少年白马醉春电视剧)

剧中,侯明昊饰演的百里东君、何与饰演的叶鼎之以及胡连馨饰演的玥瑶,三位主演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少年白马醉春风中,他饰演的百里东君是一个性格鲜明、重情重义的少年英雄,…

少年白马醉春风首发预告:侯明昊、何与、胡连馨共赴武侠盛宴(少年白马醉春电视剧)

隐瞒了5年!原来这就是邓超三人离开跑男的原因,难怪五哈能大火(隐瞒了34年)

在游戏中,新老嘉宾相互较量,展现出了各自的实力,也正是这样的设置,才使得综艺节目充满了看点。而近期在网络上,却有观众发现《哈哈哈哈哈》这档节目出现了一些状况。 在最新播出的一期节目中,新加入的嘉宾叶祖新和…

隐瞒了5年!原来这就是邓超三人离开跑男的原因,难怪五哈能大火(隐瞒了34年)

4-ARM-PEG-MethoxyAmine:2臂-氨基,2臂-甲氧基

【产品可定制】:根据需要的试剂规格进行定制,具体的可以线上和商家沟通四臂聚乙二醇(4-ARM-PEG):提供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减少非特异性吸附。 将四臂-聚乙二醇-甲氧基(2)氨基(2)溶于DM…

4-ARM-PEG-MethoxyAmine:2臂-氨基,2臂-甲氧基

地铁扶梯多人摔倒 男子帮忙成被告 助人反被诉引发热议(地铁乘客扶梯摔倒)

在地铁站的扶梯上,一名乘客冯某因站立不稳突然向后倾倒。在他身后的乘客刘某迅速反应,在冯某即将倒地时及时扶住了他,避免了可能的伤害。然而,刘某在施救过程中为了借力而向后撤了一步,导致站在他身后的丁某等几名乘客失去平衡并摔倒

地铁扶梯多人摔倒 男子帮忙成被告 助人反被诉引发热议(地铁乘客扶梯摔倒)

「AI新世代」周鸿祎大讲智能体故事,360“第二春”在路上

正因为上述原因,周鸿祎力推智能体,近期360也围绕智能体进行了一系列战略升级:首先,宣布纳米AI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据介绍,它实现了智能体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的物种级进化,成为AI生产力迈入“成…

「AI新世代」周鸿祎大讲智能体故事,360“第二春”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