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影圈迎来了一部“奇葩”之作——本已被雪藏长达9年的《非常交易》,原以为经过时间的酝酿,可能会酿成“好酒”,然而一经上映便“扑街”不已,直接拿下“神级烂片”的称号。
这部片子由小沈阳编剧并主演,姜武和高捷也勉力参演,影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有些电影,注定要永远被“雪藏”。
从2016年开机,到2025年才终于上映,9年的漫长等待,足够拍一部《阿凡达》的续集。但《非常交易》像是被埋在泥土中的“烂片化石”,一经“出土”,便雷得观众外焦里嫩,难以自拔。
小沈阳显然想模仿“东北喜剧动作片”的成功公式,试图打造一部类似的爆款,结果却创作出一个“四不像”的怪物——喜剧不搞笑,动作看似轻浮,剧情毫无逻辑,9年的“窖藏”,不过是藏满了各种“雷点”,根本找不到一点“亮点”。
其中高捷饰演的“高手”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在一场电梯打斗戏中,他用一招“闪电侠般”的速度把混混们打趴,然而这一幕显得如此不合逻辑,以至于连门外的“大哥”都惊讶不已。高手快速转移的位置简直让人怀疑是否触碰了时空的极限。至于接下来的摩托车追逐戏,高手骑摩托追赶小沈阳的车,不料却在追尾时直接摔上了车顶,动作特效甚至显得五毛到极点,像极了“儿童动画片”的水平。这一切都仿佛在传递一种信号:“观众都是傻子,随便糊弄一下就行了。”
高捷的演技无可挑剔,但即便他倾尽全力,也难以挽回影片荒唐的剧情,估计他自己看到这一幕时,都会忍不住尴尬得想要钻进地心。
影片的故事从“拿错手提箱”开始,这一情节老套到足以成为“剧情俗套博物馆”的珍贵藏品。黑帮、杀手、卧底等元素交织在一起,但最终呈现的却是一个彻底的“大乱炖”——卧底一出场便大喊一声“我是卧底”,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与主线毫不相关。
小沈阳饰演的角色贾云,在被高手追杀的过程中,酒醉后竟然与三个Cosplay女孩发生荒唐的误会。这三个女孩看到高手拿枪威胁小沈阳时,不但没跑,还以为是在玩游戏,最后被高手轻松干掉。这样的剧情,简直可以用“强行降智”来形容,完全没有一点“机缘巧合”的感觉。
作为编剧的“小沈阳”,显然对“故事逻辑”不屑一顾,全片充满了随便应付的态度,仿佛在告诉观众:“能凑够90分钟就行了。”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惨不忍睹。小沈阳饰演的贾云,既油腻又窝囊,完全没有担起主角的气场;姜武的角色几乎成了“背景板”,毫无存在感;高捷饰演的“高手”,战力忽高忽低,情节发展中时而如闪电侠,时而成了软弱的“弱鸡”,人设完全崩塌。整部片子没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观众看完之后甚至连“谁是谁”都记不住,更别提什么“共情”了——这哪里是“非常交易”,分明是“非常闹心”。
至于那9年的搁置,或许有人以为它是为了迎合观众审美的降级,但事实证明,并没有什么变化,烂片的本质依旧存在。这部电影完美地诠释了“什么都想讲,什么都讲不好”的道理。9年等待,换来的是一场“烂片洗礼”,观众的脚步投票清晰无误:“这种片子,就应该永远被雪藏。”
《非常交易》的失败,不仅揭示了电影圈某些制作人的“迷之自信”,也暴露了他们的误判:以为将烂片雪藏几年,观众就会忘记它的糟糕。但时代已经变了,观众的审美早已进化,而烂片却只能越捂越臭。
2025年6月23日,《非常交易》首日票房收入仅为0.7万,累计票房仅有8.3万,彻底扑街。请不要再拿这些“陈年烂片”来糟蹋观众。电影市场迫切需要的是新鲜、优质的作品,而不是像《非常交易》这样的“9年存货”。没有人愿意被9年前的烂片“雷得外焦里嫩”。
《非常交易》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烂片不管藏多久,最终都是烂片”。9年时间,并没有让它变好,反而让它的臭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