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打开手机本来只是想刷个短视频或者看看新闻,结果一不小心,几分钟一集的短剧就跳了出来。那些什么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战神复仇归来,或者“一块钱买栋楼”的离谱剧情,乍一看简直让人想骂街,但你偏偏就停不下来,眼睛根本离不开屏幕。明明知道剧情荒谬,偏偏还是没法自拔。
尤其是一些年纪稍大的朋友,明明只是想看看短视频而已,结果被这些突然蹦出来的短剧吸引住了,几小时一晃而过。更有甚者,充了几千块去解锁“全集”,结果才发现一切都是骗局。痛心疾首也来不及,钱已经花出去了,而那些所谓的“剧情”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可问题是,6亿人每天都在抱着手机刷着短剧,这些不切实际的故事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侵蚀我们的思维和大脑的?
在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05亿元,居然比一年的电影票房还要高!而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634.3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平均每天有3部新短剧上线,每部短剧的制作成本可能只有几万块钱,但却能赚取上千万的收入。你只需要在横店租个小房子,找几个不出名的演员,拍几天就能完成80集剧集,然后上传平台就能躺着赚钱!这还不算那些几千万甚至上亿投资的大制作电影,明星云集都比不上,简直是“短剧神话”!更让人震惊的是,甚至连一些明星也纷纷加入了短剧行列。
现在,短剧的用户已经突破了6亿,其中15-34岁的年轻人占了3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然占到了32%。也就是说,每三个看短剧的人里,就有一个是老年人!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天天捧着手机看短剧,不仅学会了给手机充值,沉迷其中,根本无法自拔。这些短剧制作公司早已看穿了这一点,他们为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设计了专门的剧集:给年轻人看霸道总裁的浪漫戏码,给中年人看逆袭的打脸剧情,给老年人看家庭伦理的纠结,总有一款能吸引你的眼球。
除了剧情套路,还有不少充值陷阱。很多短剧明明在广告里写着9.9元就能解锁全集,结果你看着看着就会发现,不充钱根本没法继续看下去。忍不住再充一点,结果又被要求继续充值。真是欲罢不能,一旦投诉,平台回复总是冷冰冰的:“那您再看看其他的吧。”再过几天,账户里就少了好几百,甚至上千块。这些短剧每集结尾都会留下个大悬念,让你不由自主地想点开下一集,一旦陷入,就很难再停下来。
尤其是那些看似荒诞的剧情设定,简直是“影响三观”的典型。比如说工地打工仔突然继承了万亿家产,这种“脑洞大开”的剧情,正在悄悄扭曲年轻一代的价值观。甚至有37%的学生居然觉得有钱就可以随意出轨,这种错误的思想,正是从这些狗血剧情中学到的。很多青少年看了短剧之后,居然觉得自己不用努力就能一步登天,结果成绩一落千丈,还跟父母大吵大闹。
而老年人看了恶媳妇题材的短剧后,看到自己儿媳做事不顺心,就开始把她当成剧中的“坏女人”,整天找茬吵架,家庭关系紧张不堪。当年轻人把虚幻的剧情当成理想,当孩子们把套路当成真理,这种认知的偏差比任何低俗的内容都更加危险。它正在悄悄地侵蚀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研究表明,短剧正在侵蚀我们的思维能力,浙江大学的研究指出,短剧的重度用户前额叶的活跃度明显下降,而这个区域正是我们专注力和自控力的核心。简单来说,看得越多,我们的大脑就变得越来越迟钝,思维也越来越不清晰。
幸运的是,监管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到2024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已经约谈了多个短剧平台,要求他们下架违规内容,并加强审核。可以说,短剧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强监管的时代。但仅仅依赖监管还不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当手机里的虚拟世界比现实更有吸引力时,我们是不是在逃避现实呢?
当然,短剧也并非全无好内容。例如,央视频推出的《今人不见古时玥》,这部剧以马王堆汉墓为背景,结合了历史文化和现代元素,既有趣又有内涵。这表明,只要用心去创作,短剧也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平台。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味批判,而是引导行业走向精品化,创作出更多扎根现实、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