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上,诞生了一位蒙古族的才女,她就是斯琴格日乐。1994年,这位年轻的音乐人正在深圳的一家夜总会与乐队排练,她的舞台之路,就此开启。尽管她日后成为了春晚的常客,并且以改编民歌在全国广受欢迎,但鲜有人知晓她的过往。
斯琴格日乐的艺术之路始于13岁那年,凭借出众的才能,她考入了艺术学院的舞蹈系。然而,进入90年代,她选择弃掉那份稳定的工作,跟随乐队南下寻求更大的舞台。在深圳,她和乐队挤在十平米的小地下室,生活艰苦,饮食仅靠白粥和榨菜维持。甚至有一段时间,她不得不将贝斯抵押给房东以换取生活必需品。
随后的时间里,斯琴格日乐前往北京,在后海的酒吧里驻唱。她曾在乐器仓库短暂栖身,在臧天朔的乐队试音时,因紧张而错弹了三个和弦,但因其独特的嗓音被破格录取,并迅速引起关注。2000年,她在南宁民歌节上演唱了《山歌好比春江水》,一夜成名。之后,她与臧天朔恋爱,却在怀孕四个月时发现对方仍有家庭。2002年冬季,她接受了引产手术,耗费了三千元,术后第二天,男友便消失无踪。悲痛之下,她吞下整瓶安眠药,幸被房东发现救回。
尽管经历了诸多波折,斯琴格日乐在春晚的舞台上依然坚持着。然而,因男友妻子的压力,她在后台遭到领导驱逐,出场费从顶峰的二十万骤降至五万。如今57岁的她,独自居住在北京东四环的一间老小区,常在抖音上传视频,穿着褪色的蒙古袍弹电子琴,窗台上晒着自制的牛肉干。2023年,她在某县城演出的视频被拍下,台下的观众随着音乐拍手合唱。即便弹幕中有人质疑她的过气,她坚定地回道:“能唱民歌的地方,都是好地方。”
2018年,臧天朔去世,她专程送上了一条蒙古族的哈达以示追悼。葬礼上,有人指责她影响了他的家庭,然而,臧天朔的妻子在葬礼结束后与她私下交谈,表示丈夫临终前对她心怀愧疚。
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中,斯琴格日乐收集了56个民族的民谣,并将通州的仓库改造为录音室。她在录制鄂伦春族的《酒歌》时,传承人却称她唱得像牧羊调,而不是打猎调。2023年,B站的网友们重新发现了她早期染紫头发、唱摇滚的视频,一时间弹幕满屏称赞:“当年又酷又飒”。现在,她每天早晨练声,下午编曲,家中仍保存着与男友乐队合练时的老磁带。她常说,有些记忆就如草原上的风,仿佛随风而逝,实则永存于心。
她的故事,宛若一段历经风雨的旋律,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