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这位曾是央视娱乐节目黄金主持的“大咖”,因咽喉癌于2018年不幸去世。可是,令人唏嘘的是,李咏的离世并没有带来满满的悼念和温情,反而在他去世后,他的风评竟然陷入了负面的漩涡,一直被观众诟病、批评。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李咏明明是如此受欢迎的主持人,却在去世后频频遭受指责?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那时李咏接手了一档新的浙江卫视综艺节目《熟悉的美食》。这档节目让李咏得以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毕竟他曾是央妈的“金牌主持”,风格严谨沉稳,但李咏不拘一格,总爱在节目中加入些台湾综艺的元素,随性且富有活力。他的主持风格与央视的正式严肃格格不入,却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2008年,李咏为了追求更多的创作自由,决定告别央视,转而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教授,也开始接触更多的民间平台和地方卫视。离开央妈后,他在网络平台上如鱼得水,主持风格也更加放开和多样。就在接手《熟悉的美食》节目时,他感觉嗓子有些不适,本以为是吃了些辣食所致,但随即病情加重,甚至连咽下口水都成了难以忍受的痛楚。
主持人最怕的,莫过于失去自己的“武器”——嗓子。李咏曾是一个特别注重嗓音保护的人,他平时避开辛辣食物,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自己的嗓子,但这一次,嗓子的病痛几乎让他崩溃。李咏依旧强忍着继续主持,甚至在录制过程中还拨通了妻子哈文的电话,告诉她自己情况的严重。哈文立刻联系医生,而李咏结束录制后,急忙赶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一道晴天霹雳——咽喉癌晚期!
这对于一位主持人来说,简直是生命中的灾难——失去了嗓音,他的主持生涯也许就此结束。更糟糕的是,癌症已经到了晚期,治疗效果微乎其微,生死未卜。李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妻子哈文更是伤心欲绝,眼泪几乎止不住。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咏几乎无力承受,他甚至担心自己可能再也不能站在舞台上为观众带来欢笑和娱乐。
然而,李咏依旧没有放弃。面对治疗方案,他的第一个选择是放弃,因为治疗可能需要割除声带,这意味着他永远无法再主持节目。哈文却不放弃,坚信奇迹会发生,提议去美国接受更先进的医疗治疗。经过深思熟虑,李咏决定听从妻子的建议,前往美国寻求治疗。
不料,李咏在美国治疗期间,却被网友频繁拍到,引发了各种非议。有些人开始怀疑李咏和哈文是在“移民捞钱”,享受国外的优渥生活,完全不顾国内观众的感情。尽管李咏当时已经身体虚弱,无法为自己辩解,他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只希望自己能早日痊愈,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为了不让观众为他的病情过于担心,李咏甚至决定暂时不公开他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然而,李咏的病情日渐恶化,最终在美国的治疗无果。即便如此,他依然抱着一线希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健康,哪怕是希望以后回到主持岗位。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李咏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希望自己的病痛能为早日攻克咽喉癌提供些许帮助。因为他深知,捐献遗体不单是个人的奉献,也是为了全人类的未来。
遗憾的是,李咏最终未能等到重返舞台的时刻。2018年,他因咽喉癌去世,享年50岁。李咏的遗体捐献给了美国医学界,而这也成为了他去世后遭受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人质疑他为何不将遗体送回中国,这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不解。然而,哈文在几年后公开了李咏当年的遗愿,才让人们明白,李咏捐献遗体的决定是出于对医学的深切理解和对人类未来的贡献。
最终,李咏的胸怀和理想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与尊敬。人们才明白,他不仅仅是一位深受喜爱的主持人,还是一位有远见、为人类贡献自己力量的伟大人物。虽然他已经离开,但他的风采和精神,永远留在了观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