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在评论电影《酱园弄》的失利时,深刻剖析了其票房与口碑双双崩溃的三大要因,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导演在创作取向上的摇摆不定、对剧情的忽视以及对观众的误解。这些观点一针见血,令人感到刺痛。尽管许多人可能会认为王晶拍摄过的烂片不计其数,但他从未对此避讳。正因为他具备这种清晰透彻的认知,才使得他能如此准确定位《酱园弄》失败的根本原因,令人不得不信服。
首先,必须探讨该片的定位问题:究竟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片?更直白地说,这部影片是追求“获奖”还是渴望“卖座”的呢?事实显而易见,该片并未成功定位为任何一类,反倒成了典型的“贪多求全”之作。导演陈可辛在这部作品上的揉捏,历时整整七年,愈发显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这简直是一个笑话,很多人不禁要问,是陈可辛才思枯竭,还是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力欠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家卫与贾樟柯在艺术片创作上的坚持与纯粹,即便他们也邀请了多位大牌明星,作品的质量和内涵依然未经妥协。王家卫对演员剪辑的毫不留情,如让张曼玉和宋慧乔的角色无情剔除,正是其执着的表现。而王晶则是另一种风格,他注重商业回报,追求眼球效应,甚至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也能开拍,完全是走商业电影的风格。而陈可辛则在想要逃避王晶的商业主义与无法企及王家卫艺术使命之间徘徊。
接下来的原因便是该片对大牌明星的过度依赖,这其实已成为陈可辛的一贯做法,而此次更是达到夸张的地步,集结了大量明星如章子怡、雷佳音、易烊千玺、赵丽颖、杨幂、李现、大鹏、梅婷、彭昱畅、范伟等。陈可辛与这些明星逐一讨论剧本,生怕得罪其中任何一位,即便表现不佳也不愿意删改角色的戏份。由此可见,陈可辛自以为是的思维愈加明显,他认为“观众只看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合适的演员才能真正支撑起优秀的作品。
实际上一部电影只需一两位大牌明星便足够了,但在《酱园弄》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找来明星出演,反而可能导致资源的稀释。这种做法不仅低估了剧情的力量,更可能让明星的粉丝无法认同,毕竟支持的不再是单单自家偶像的作品,而是众多明星的集体展示。因此,过度堆砌明星实际上是一种对自身剧本缺乏信心的体现。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电影终究是要呈现给观众的。若导演未能领悟这一道理,自然会面临塌陷的命运。正如王晶所强调的,观众必须获得视觉和情感的满足,他们才会愿意为此买单。影视作品必需先使观众感到愉悦,才能再谈艺术追求,而不是自视甚高,认为观众的品味低下。《酱园弄》未能把握这一点,试图以大牌明星吸引人入场,却忽视了作品的内涵,终究导致亏损甚至崩溃。
如今的观众极具洞察力,试图用手段蒙骗他们走进电影院是极其愚蠢的做法。虽然大牌明星能够为电影带来关注与流量,但它绝不应是电影的核心。诚然,在这部《酱园弄》中,除了明星阵容,还有什么值得观众瞩目的亮点呢?作为悬疑和探案类型的作品,影片缺乏应有的“悬念”和“结局”,仅仅讲述了半个故事。这样的电影注定无法赢得观众的支持,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崩塌也就不言而喻。无论明星数量再多,若内容空洞,最终都将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