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70岁的香港影视巨星任达华的归乡收麦照片在网络上轰动一时。他蹲在乡间小路的田埂上,面容显得有些沧桑,白发苍苍,墨镜下的眼神却透着一丝坚定,身着运动装的他虽然没有农民的朴实打扮,但也没有了屏幕上那位江湖大哥的气质。
关于“任达华回乡收麦”一事,网友们纷纷发表观点,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与老家之间的情感是非常真挚的。任达华曾多次在采访中表达过,等到不再拍戏的那一天,他将回到故乡,种点地,养几只鸡。他在早年的采访中自豪地提到,作为“山东人”,他享有着身材高大的优势,在演绎警察角色时,愈发感受到这种背景的独特价值。
而就在任达华发布照片几天后,另一位明星也低调返回故乡收麦。他正是郭品超,山东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仁德的儿”。观看过郭品超寻亲节目的人,一定对他舅奶奶那句温暖的称呼记忆犹新。从那时起,郭品超似乎就从“台湾省郭品超”转变为“山东寻亲郭品超”。
几天前,郭品超骑上电动三轮车,和两位好友在乡间公路上飞驰,尽显年轻气息。然而,认真算来,他已经48岁,或许这就是他越来越眷恋山东泰安的原因之一。和其他明星不同,自从寻亲成功后,郭品超仿佛已将心灵深处扎根于山东,名字几乎与泰安紧密相连,虽然不清楚他的具体居所,但令人感觉到他总是生活在泰安附近。
更有趣的是,如今身在山东的郭品超可谓变化明显,仿佛唤醒了基因中的乡土情怀。他经常骑着电动车,活跃于山东乡村集市,手里常常端着一块馒头。在这次回乡收麦时,他再次骑上三轮车,熟练地在田间吃起了大葱夹馍。一副永不离身的墨镜,结合他当下的气质,简直是个地道的山东小伙。
当然,也难免会有“懂哥”质疑,明星回乡收麦不过是为了作秀罢了。很多在田地里长大的人,对于农活并不精通,而这些生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哪里会真正参与到收麦的劳作中呢?乍听之下似乎有几分道理,但细想却又不尽然。血浓于水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必须通过亲自操劳来体现。有些人即便待在家中闲置整天,也并未见父母把他们逐出家门。
任达华曾分享自己首次看到如此美丽而壮观的山东麦田的情景,感慨若不是拍戏的关系,自己或许根本没有机会一睹数千亩的枣林和麦田的风情。他的第一反应是:我是山东人,这样的美景我要拍照分享给在香港的女儿。而对于郭品超而言,现在他早已成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甚至具体到泰安,回归家乡的情感愈加深厚。
在寻亲节目中,当他舅奶奶呼唤“仁德的儿”时,许多观众都为之动容,那份割不断的亲情和血脉毫无保留地流露,因此纠结明星回乡是否真实收麦,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无论是任达华还是郭品超,他们在古稀之年和知天命之年回归故乡,展现出的都是传统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情怀,没有任何造作,只有由衷的情感流露,这才是两岸一家亲的最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