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王宝强错失白玉兰奖杯,但却收获了更为珍贵的口碑。
经过一个月的宣传,白玉兰奖终于在昨晚圆满落幕,最终的结果让不少人喜忧参半。令人意外的是,获得视帝的竟然是靳东——这位在娱乐圈屹立已久的“老前辈”。在很多网友的预期中,白玉兰奖可能会偏向新生代演员。然而,靳东在《西北岁月》中的表现,出色地颠覆了以往的精英形象。他从“都市精英”转型为“革命家”,这一角色的成功标志着他在演技派阵营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主办方在揭晓视帝之前“搞了一场事情”。一场专门为候选人设计的“点菜”环节,成了全场的笑点。就在宣布最终获奖者之前,主持人姜妍突然问五位提名者一个问题:如果用一道菜形容你现在的心情,你会选择什么菜?
这一环节瞬间将紧张的气氛推向高潮,五位演员的反应各不相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先被点名的是于和伟,他面露苦笑,表示自己实在是想吃的菜太多,最后勉强表示自己正在维持身材,什么也不敢吃。姜妍见状,赶紧帮他解围,说麻婆豆腐不错。靳东则选择了饺子——这一既实惠又亲民的食物,显得尤为接地气。
轮到王宝强时,他的回答则显得格外“磕磕巴巴”。说了半天蔬菜的名字,最后他选择了芹菜,表示自己需要保持青春。这一幕让不少网友笑称:“就像没写作业,突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王骁的回答则与王宝强形成鲜明对比,他坦率表示自己想吃麻辣香锅,恰如现场紧张的气氛——又辣又刺激。
张若昀则显得非常有礼貌,站起身来回答问题。虽然他一开口,语气充满自信,但最后却来了个“白萝卜顺一顺”的结尾,给人一种“主食、热菜、凉菜”都备齐的错觉。网友们调侃:“凉菜热菜,主食都有了,赶紧趁热吃了吧!”
靳东获奖后,其他候选人似乎松了一口气,王宝强的表情更是被制作成了“逃过点菜一劫”的表情包。这一环节让观众不禁发笑,网友调侃道:“报菜名比拿奖还难。”
这一“点菜风波”让不少网友进行了深度分析。有人认为,靳东选择饺子这样的“朴实”食物,正是为了强调“接地气”,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王宝强的“结结巴巴”则突显了他作为草根演员的特质,赢得了观众的同情与支持。也有网友认为,这场“点菜”环节其实是白玉兰对奖项形式的“退让”,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奖项变得更加接地气。
颁奖典礼结束后,王宝强和张若昀在内场的愉快交谈也证明,奖项并未影响两人的心情。事实上,许多人在白玉兰颁奖前就对王宝强的获奖并不抱太大希望。
王宝强与白玉兰的渊源深厚,这次的提名作品是《棋士》中的崔业,一个不被社会看好的中年男人。相比之下,王宝强的作品在播放量上逊色于张若昀的《庆余年2》,后者是大IP,演员阵容强大;也没有王骁的《凡人歌》那样接地气,或者靳东的《西北岁月》那样富有深意。再加上王宝强所参演的刑侦悬疑剧《我是刑警》受众广泛,王宝强未能获奖其实情有可原。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王宝强自2010年凭借“顺溜”一角后,时隔15年再次获得白玉兰提名。当时,提名的公布恰逢王宝强的生日,这份提名也算是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关于王宝强为何未曾凭“许三多”获得提名,许多人心中充满疑惑。《士兵突击》当年火遍大江南北,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至今,这部剧依旧在豆瓣上保持着高评分,是军旅剧的佼佼者。然而,在当年的提名名单上,许三多并未出现在其中。据悉,白玉兰组委会曾认为,《士兵突击》是群像戏,认为“换其他演员也能成功”。早期的白玉兰奖非常注重“风骨”,对草根演员和偶像剧有偏见。比如,同年大热的《奋斗》就只获得了最佳编剧奖,而湾湾的偶像剧《转角遇到爱》却获得了提名。
事实上,王宝强至今未曾获得过“三金奖”,两次提名白玉兰奖也未曾摘得桂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业内的口碑一直很高。《士兵突击》的导演,也是此次白玉兰评委之一,对王宝强的评价极高。他表示,王宝强并非科班出身,但他能通过演绎人物的巨大反差来打动观众,绝对是创作型演员。希望像他这样的演员能推动中国影视行业更上一层楼。
除了圈内口碑,王宝强在观众中的国民度和观众缘也非常高,远超许多获奖演员。尽管未能获奖,王宝强在28日早的“陪跑感言”中依然展现了真实的自我,评论区中,许多网友纷纷安慰他,并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虽然王宝强在电视剧的主流奖项上收获不多,但在电影领域,他的成绩却相当辉煌。他从底层群演一路崛起,成为百亿票房的“票房先生”。例如,《唐人街探案》系列和《泰囧》票房总额超过百亿;在现实题材中,《八角笼中》和《树先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八角笼中》更是他花了六年时间创作的小成本作品,却凭借真实的剧情和诚意逆袭,取得了几十亿的票房成绩。
无论如何,错失白玉兰奖杯的王宝强,虽然未能获得奖项,但却赢得了观众的口碑和尊重。这或许比任何奖杯都更加珍贵。